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這時眾人已遠離鏡花城,穿過農田地,來到一座古橋上,前方山巒起伏,樹林濃密,野草灌木有半人多高,煞是荒涼。艾麗絲笑著指著古石橋道:“這座橋叫做水月橋,過了這座橋,就是朔方軍大營地盤,鏡花城中人不能過橋,於是這座橋也被戲稱為奈何橋。”
燕秋凝自然知道奈何橋的意思,不解問道:“為何戲稱這麼晦氣的名字?”
艾麗絲道:“那是因為城中男子,隻要踏過這座橋,除了三次回鏡花城的機會,就再也無法回到鏡花城。城中的人也不能無故前去朔方軍大營,就是父母妻子兒女也隻能在此等候。踏過這座橋如同生死離彆,所以這座橋才被戲稱奈何橋!”
燕秋凝已聽說過城中男子選入朔方軍後,就永遠無法回到鏡花城的事,感歎道:“古有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現在是一入朔方深似海,從此斷絕親人情!朔方軍的規定真是太殘酷了!”
艾麗絲悠悠道:“誰說不是呢?幸好朔方軍隻征收男子入軍營,尤其是漢人男子,我們才幸免於難!”
燕秋凝道:“那你為何敢自由踏過這座橋?”艾麗絲不屑道:“城裡總有一些不守規矩的人,而我恰恰就是其中一個。胡人不像漢人那麼循規蹈矩,現在的人心智大開,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遵守規矩了!”
燕秋凝聽了,點頭稱是,她也在昆侖山中認識一些胡人,他們天性散漫,崇尚自由和冒險,寧願去死,也不願被束縛。而眼前這個胡人少女,估計更加叛逆。也不在意,又繼續問道:“剛才說到征兵,我看城裡還是有不少男人的,尤其是胡人男子。”
艾麗絲笑道:“朔方軍征兵自然是有一些比例了,和選拔標準了。不然所有男人都去了朔方軍大營,太平城豈不成了女兒國了。還有也不是所有人想去軍營就能去軍營的,也要符合條件的。”燕秋凝好奇問道:“有什麼比例和標準?”
艾麗絲笑道:“比例嗎?漢人是三七,胡人是七三。”燕秋凝不解道:“什麼是三七,七三?”艾麗絲道:“三七就是漢人適齡男子,三人留在城中,七人入營。胡人男子,七人留下,三人入營。”
燕秋凝道:“為何漢人入營之人如此之多?而胡人那麼少?”
艾麗絲輕蔑笑道:“宮主難道不知朔方軍,本來就是漢人為主,胡人為輔的。以前都不要胡人,近年來漢人適齡男子越來越少,才要胡人入營多一些。”
燕秋凝這才明白,點了點頭,艾麗絲又道:“即便漢人男子越來越少,胡人朔方軍士兵也不被信任,隻能在外圍。於是胡人士兵才被派到太平城守城門,並沒有進入朔方軍大營核心區!”
燕秋凝若有所悟道:“為什麼要這樣規定,漢人男子都去了朔方軍大營,怪不得鏡花城中胡人強過漢人!”
艾麗絲道:“這是老祖定的規矩,沒人敢反抗。而且漢人男子以能入朔方軍大營為最高榮譽,據說他們一直想著重返中原!”
燕秋凝歎息一聲道:“朔方軍等了三百多年,終於等來這一天了,真是太久了。”
兩人正說話間,突然前麵有人道:“宮主,前麵起霧了!”
與艾麗絲定睛向前看去,果然四周霧氣騰騰,前麵更是雲霧繚繞,朦朧一片,片刻間雲霧升起,充盈山林之間,刹那之間便隻能看到四五尺之距,遠處山巒樹林已看不清楚。
燕秋凝常在昆侖山中,見識過昆侖山的雲霧天氣,但雲霧升起如此之快之疾,倒是第一次遇到。
艾麗絲卻道:“姐姐不要怕,城外的雲霧就是這樣迅疾,來的快,去的也快!估計半個多時辰後就能消散。在霧中前行,多有危險,我們要不要在此等待一下,等霧消散一些,再繼續前行?”
其實她們眾人經過一夜的鬨騰,又行走了一個多時辰,已是疲乏不堪。
燕秋凝卻道:“救人如救火,鏡花城都在等著朔方軍,半個時辰就可能決定全城人的生死。我們耽誤不得,即使大霧也要前行!”
艾麗絲道:“姐姐所言極是,幸好我還識得路,跟著我就行。”於是仔細看著霧中路徑,帶領眾人小心向前走去。
雲霧彌漫,山巒樹林俱被籠罩其中,玉樹瓊花,晶瑩剔透,猶如在仙境一般,煞是好看。
燕秋凝一行人也顧不得欣賞美景,隻想趕快走出雲霧。這時郭破虜也有所驚覺,問道:“燕宮主,艾姑娘,這霧太大,有些奇怪,小心行事!”
艾麗絲道:“我曉得,鏡花城外常有大霧,我都習慣,不會有事的!”燕秋凝也道:“主公,你隻管安心閉目療傷,一切有我們。”
此時郭破虜運功正處於雷火交替,內外不通,為了恢複真力,去除紅衣主教的“淨化之光”,越是運功,四肢百骸越是難受,每處大穴都有數百隻帶刺的螞蟻在反複叮咬,又酸又麻,使不出半分力氣。這種酸爽酥麻,難以言表,若不是郭破虜有強大的毅力,也是早已支撐不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