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希納與凱文的隊伍浩浩蕩蕩,那正是他們的任務——招納信眾。
但是可以招募這麼多人,是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包括梅希納。
甚至招募的過程也很簡單。
當梅希納與凱文向東邊前進時,一路上遇見了不少落魄的難民,大多數都是因為魔物潮而逃亡到西部。
這其中竟然還有不少來自法格萊斯帝國的人類。
由於魔物大都盤踞在法格萊斯帝國邊境或是境內,所以當魔物潮開始大規模移動時,他們這些在邊境和重要交通樞紐地區的人也會遭殃。
還是第一波遭殃的。
而且這批隊伍中,青壯年居多,女性和小孩其次,老人幾乎沒有。
至於原因
他們管這叫做——集體性犧牲。
在危機時刻,一些老人會自願為了大部隊的撤退而放棄自己,或是充當誘餌誘離路上的魔物。
他們已經深刻認識到自己對整個隊伍的拖累,所以選擇放棄自己。
這算得上是三十年戰爭催生出來最悲劇的思想之一。
簡單算算年齡就能知道,一般人壽命絕對不到100甚至是60或50歲。
實力限製了人們的壽命上限。
而這些老人,大都是年幼時逃難,青年時參軍,中老年時投入後勤生產。
最後以自己的生命換來其他人生存下去的機會。
整支隊伍出發時隻有五百多人,幾乎每走出幾十裡路就會遭遇魔物。
數量少,民兵上去拚殺,數量多,一些老人會自告奮勇前去引開魔物。
但也有時會遭到魔物的追擊,不是每一次遭遇主動權都掌握在人類手裡。
整個隊伍沿途還會補充人員,但就算如此,來到西部遇見梅希納與凱文時,人數已經不足二百人了。
甚至從開始的那座村莊裡出發的人已經完全換了一批人,若非有鄰村認識的,恐怕他們的死也將無人銘記。
一個人,一輩子都在為人類的生死存亡作鬥爭。
如何算不上偉大?
信眾們走到這裡已經是精疲力竭,完全可以說是一場奇跡。
因此,當他們麵對數不儘次數的絕望後,自然會對“希望之主”失去希望。
真是諷刺。
梅希納與凱文隻需要說出自己是光明之神最後的代理人與使徒,就能將這批可憐人納入麾下。
“先讓大家休息吧,隨後便可以參加建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