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教師們的培訓仍在緊鑼密鼓地開展著,但與此同時,學生們期盼已久的第一堂武訓已然拉開帷幕。整整五千名學員如同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迅速而有序地彙聚到寬闊無垠的操場上,準備迎接這場彆開生麵的集訓挑戰。
當眾多學員紛紛抵達操場時,他們不禁感到滿心疑惑:究竟發生了何事?為何要將大家召集於此?然而,當他們瞥見操場四周筆挺站立、神情肅穆的士兵時,更是如墜雲霧之中,完全摸不著頭腦。於是乎,人群中開始傳出陣陣低聲細語,仿佛一群嗡嗡作響的蜜蜂。
就在這時,一些見多識廣的學員憑借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知識儲備,一眼便認出了這些士兵所屬的隊伍——原來,他們乃是大宋帝國警衛部隊旗下的第四警衛隊!這支精銳之師的前身更是赫赫有名的大宋帝國特種作戰部隊,因其在戰場上屢建奇功而聲名遠揚。後來由於戰略調整與作戰需求,這個曾經威震四方的特種部隊被拆分為四個大隊,各司其職。如今,這批英勇無畏的戰士再次現身於校園之中,無疑給整個場麵增添了一抹神秘而莊嚴的色彩。
沒過多久,隻見一位身著筆挺準將軍服、身姿挺拔的中年人步伐穩健地走向操場,最終登上了高台。這位便是大宋帝國軍務署後勤部的二把手——李辰。他可是有著非凡的經曆,乃是出自舊軍隊,早在江南之時就已被當今聖上慧眼識珠收於麾下,成為其嫡係骨乾力量之一。而且,他還曾擔任過初代新軍的統領,可以說是戰功赫赫。然而,自從那場震撼人心的軍演以及後來的三大戰役(分彆是西寧戰役、與倭國之間的激戰以及麗江內亂時的維穩之戰。正是通過這三場驚心動魄的戰鬥,新軍才得以嶄露頭角、聲名遠揚)結束後,李辰便逐漸淡出了軍隊體係,轉而擔任起軍務署後勤部的副部長一職。此後,他基本上不再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
待李辰穩步踏上高台之後,他那洪亮而威嚴的聲音響徹整個操場:“本人李辰,行伍出身,相信在座各位對我這個大宋帝國軍務署後勤部副部長、擁有準將軍銜之人應有所耳聞。從此時此刻開始,我們國立學府將展開一場為時二十八天的新生武訓。在此,我要鄭重聲明一點,此次武訓屬於招考項目類彆,如果有人膽敢在關鍵時刻臨陣脫逃,那麼將會按照逃兵來論處,不僅會被退學,還將受到通報批評!(這個通報批評是直接影響你科舉考試以及相關的程序審核,並且是上下三代。)”
以下這些類型的人,可以向相關部門提出免除武訓的申請:其一,如果身患特殊病症且經過學府醫務室確診(需要注意的是,該學府醫務室乃是剛從太醫院調配而來的禦醫坐鎮),那麼隻要能出示有效的證明文件,在武訓期間將會為其量身定製專屬的武訓內容;其二,那些曾在軍隊中立下赫赫戰功,並受到過帝國褒獎之人——具體來說就是本人擁有一線部隊上士及以上軍銜者,則可視情況給予一定程度的免訓待遇。這樣的規定旨在充分考慮到不同人群的實際狀況和貢獻,以確保武訓製度既能保持嚴格性又具有靈活性和人性化關懷。
今日午後,用過餐點大約兩個時辰之後,一場備受矚目的盛會——武訓,終於拉開帷幕!隨著時間的推移,各項活動有序展開,精彩紛呈。最終,當所有議程順利結束時,這場盛大的武訓圓滿落幕,眾人紛紛散去。
而這所國立學府的學員構成頗為複雜多樣。其中一部分來自那些已然實現規模化轉型的地區,他們經過精心培育,成為了具備常規才能的優秀人才;此外,軍隊中的佼佼者以及部分文化生也是學府學員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不可忽視的是,還有一小部分人是通過特殊途徑進入學府的,也就是所謂的“走後門”者。
要知道,創辦這樣一所頂級學府需要耗費巨額資金。尤其對於如此頂尖的學府而言,投入更是巨大無比。單靠官府撥款顯然遠遠不夠,因此校方不得不另辟蹊徑。於是,便有了五個寶貴的名額被特意留出。在一定限度內,允許人們以金錢換取入學資格,但這個界限相對寬泛。每個名額的起始售價高達五十五萬兩白銀之巨!這筆驚人的費用足以讓許多普通家庭望而卻步,但同時也吸引著那些富有且渴望為子女提供優質教育資源的人們趨之若鶩。
因此,可以說國立學府招收的首批學生從理論上講整體素質應該是較為優秀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中可能存在極少數濫竽充數之人。
至於對武訓等人,大家並沒有太多的抵觸情緒。畢竟這些人大都是來自軍隊裡的佼佼者,成績優異、能力出眾。在當今這個時代,最受人們追捧和羨慕的職業首先當屬朝廷官員,其次便是出自冬暖閣係統的官吏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部門,再加上那些與新興產業有關聯的單位;而排在第三位的則要數新式軍隊裡的各級軍官了。正因如此,許多人之所以前來報考國立學府,其實就是衝著畢業後能夠直接獲得工作分配這一誘人條件而來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