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國廣袤的大地上,整個國家都沉浸在為滅趙之戰而緊張忙碌的氛圍之中。
征兵的告示張貼在大秦每一個地方的醒目之處,年輕的男子們踴躍報名,渴望在這場偉大的戰爭中為秦國建功立業。
而在這一係列緊張籌備的背後,嬴恪等一眾將領也肩負著重大的使命。
在嬴政親自巡視完軍隊,給予他們鼓舞與期許後,嬴恪等人便馬不停蹄地直奔關中大營。
踏入關中大營,隻見營帳林立,士兵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著。
嬴恪身著一襲剪裁合身的黑色服飾,身姿筆挺地站在寬敞的帥案旁,那身黑色的衣衫在燭火的映照下,泛出絲絲冷光,更襯出他的堅毅與沉穩,他身旁坐著王翦這位老將,兩人在商量著,出兵的一眾事宜。
嬴恪此時眉頭微微皺起,深邃的目光緊緊盯著麵前展開的巨大地圖,仿佛要將地圖上的每一處細節都刻入心底。
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案麵,發出有節奏的聲響,那聲音仿佛是在敲打著進軍的鼓點。
“此次攻趙,我決意分三路進軍。”嬴恪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營帳內緩緩回蕩。
“我親率一路居中策應,隨時準備應對戰場的各種變數,把控全局,確保各路人馬能夠協同作戰,無縫銜接;”
“王翦將軍你率領一路作為主力攻堅,憑借我秦軍的精銳之師,直搗趙國的要害之地,給予趙國軍隊最沉重的打擊。”
“可這第三路的主帥人選,著實讓我費了一番思量,我原本考慮讓李信擔任,但又有些擔心,老將軍有何看法啊?。”
王翦聞言,微微搖頭,他輕撫著胡須,緩緩說道:“主帥擔心不無道理,李信雖作戰勇猛,且頗具智謀,但畢竟年輕氣盛,在戰場上容易衝動行事。”
他微微停頓了一下,目光中透露出對戰爭的深刻洞察,“此次滅趙之戰,乃是我大秦統一天下進程中的關鍵一役,關乎秦國的興衰榮辱,實在是不容有絲毫閃失。讓他擔任第三路大軍的主將,我實在是難以放心,就怕他在關鍵時刻因一時衝動而貽誤戰機,致使我們全盤皆輸,壞了我大秦的千秋大業。”
嬴恪微微點頭,目光中透露出思索之色,他在營帳中緩緩踱步,腳下的步伐沉穩而有力,沉吟片刻後,他抬起頭問道:“那依老將軍之見,何人可擔此重任?”
王翦低頭沉思良久,腦海中迅速閃過秦軍眾多將領的身影,那些在戰場上與他並肩作戰的麵孔一一浮現。
隨後,他緩緩說道:“主帥麾下的王磊,作戰勇猛無比,在戰場上總是身先士卒,悍不畏死,在軍中也頗具威望,我看他可以作為第三路大軍的主將。他的勇猛定能鼓舞士氣,給趙軍以迎頭痛擊,讓敵人聞風喪膽。”
嬴恪輕輕歎了口氣,停下腳步,神情中帶著幾分無奈與了然,說道:“王磊雖作戰勇敢,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他在戰場上的氣勢確實能讓敵人膽寒。但他性格過於直爽,行事往往憑借一腔熱血。”
嬴恪微微搖了搖頭,眼中流露出對將領特點的精準把握,“他隻適合衝鋒陷陣,為將尚可,若為帥,恐難以周全地謀劃全局,統籌各方。戰爭絕非僅僅靠勇猛就能取勝,還需要有冷靜的頭腦和長遠的戰略眼光,要考慮到戰場的每一個細節,每一種可能出現的情況。”
王翦微微頷首,對嬴恪的話表示認同。他又仔細斟酌了一番,腦海中不斷思索著合適的人選,接著提議。
“既然如此,那讓趙偉與王磊一同擔任主將如何?趙偉心思縝密,考慮問題周全,善於分析戰場形勢,與勇猛的王磊相互補充,或許能帶領好第三路大軍。他們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說不定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戰果。”
嬴恪毫不猶豫地搖了搖頭,神情嚴肅而堅決,說道:“軍中不可有二將啊。若讓兩人同時為帥,一旦在作戰策略上意見相左,便會爭執不下,導致軍令不一。”
“這不僅會讓大軍陷入混亂,士兵們無所適從,從而遭受慘重損失,還會使我們對戰局的把握出現偏差,無法及時做出正確的決策,最終影響整個戰事的走向。此計斷不可行。”
營帳內一時間陷入了沉默,兩人都在絞儘腦汁思索著合適的人選,隻有燭火偶爾發出的“劈啪”聲打破這份寂靜。
王翦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說道:“主帥,我有一人推薦。我們可向大王請求,將楊瑞和調過來。”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信心,“楊瑞和在戰場上一向以穩健著稱,多年來征戰沙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謀略過人,善於應對各種複雜的戰局。由他來擔任第三路大軍的主將,必定能萬無一失,帶領軍隊出色地完成任務。”
嬴恪眼睛一亮,臉上露出了讚同的神色,他快步走到王翦身邊,說道:“楊瑞和將軍確實是合適的人選。他的穩健風格與此次作戰的需求十分契合,有他在,第三路大軍我便能放心了。就依將軍所言,我即刻向大王請求調楊瑞和將軍前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