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秦國三路大軍終於抵達邊境,整個秦趙邊境地區,仿佛瞬間被一股無形卻強大的氣場緊緊籠罩。
天空中,原本湛藍的蒼穹此刻彌漫著令人窒息的緊張氣息,仿佛連雲朵都因這即將到來的大戰而凝滯不前。
大地似乎也在為這場即將爆發的慘烈廝殺而微微顫抖,每一寸土地都好似在無聲地訴說著即將來臨的腥風血雨。
北路的王翦大軍率先行動起來,他們肩負著穿越趙國北部那片充滿艱險山川河穀的艱巨使命,即將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戰略迂回作戰,而這僅僅隻是秦趙這場宏大戰爭的開端。
在嬴恪那宏大而縝密的軍事戰略布局之中,北路的進攻堪稱重中之重,猶如一把銳利無比的匕首,直直地指向趙國的心臟,肩負著直插趙國後方、徹底擾亂其戰略部署的關鍵重任。
王翦,這位身經百戰、威名遠揚的秦國名將,膺任北路大軍的主將。
他的麾下,是五萬多隴西騎兵,這些騎兵個個精銳非凡,是秦國軍隊中的翹楚。
他們久經沙場,曆經無數次戰鬥的洗禮,無論是在漫天黃沙的大漠,還是在險峻崎嶇的山地,都能如履平地,展現出非凡的戰鬥力。
而蒙恬,同樣是一位英勇善戰、智謀過人的傑出將領,此次擔任先鋒之職。在他們的引領下,這支氣勢磅礴的騎兵隊伍毅然踏上了充滿艱難險阻與未知挑戰的征程。
他們的戰馬膘肥體壯,每一匹都像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勇士,與騎手之間默契十足。騎兵們身著堅固的鎧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手中的長戈和強弓,更是他們克敵製勝的法寶。
他們的目標,是穿越趙國北部那片令人望而生畏的地形複雜、充滿艱險的山川河穀。
這片區域仿佛是大自然精心構築的一道天然防線,山高穀深,地勢極為險要。山峰陡峭險峻,猶如一把把利劍直插雲霄,仿佛在向世人展示著它的不可征服。
山穀深邃幽長,彌漫著神秘莫測的氣息,仿佛隱藏著無數未知的危險。
山間小道崎嶇蜿蜒,狹窄而又坎坷,有些地方甚至僅能容一人一馬通過。
馬蹄踏在這些崎嶇的道路上,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隨時都可能陷入那深深的溝壑之中。
山穀中,時常彌漫著厚重而又濃密的霧氣,這些霧氣仿若一層巨大的麵紗,將整個山穀籠罩其中,使得視野變得極為狹窄,伸手幾乎不見五指。
這樣的惡劣環境,不僅增加了行軍的難度,更帶來了諸多難以預料的風險,稍有不慎,便可能迷失方向,陷入絕境。
然而,隴西騎兵絕非等閒之輩。他們憑借著長期在複雜地形中艱苦訓練所積累的豐富經驗,以及卓越非凡的騎術,麵對如此艱難的困境,毫不畏懼,堅定地朝著目標奮勇前進。
他們的戰馬在崎嶇的山路上穩健地前行,馬蹄聲在山穀間回蕩,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戰歌,激勵著每一位騎兵勇往直前。騎兵們身姿矯健,猶如一支不可阻擋的鋼鐵洪流,向著趙國的後方奔騰而去。
當大軍艱難地行進至名為“狼牙穀”的險要之地時,秦軍斥候憑借著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作戰經驗,率先發現了趙軍的一支小規模巡邏部隊。
這隊趙軍大約有數千人,正沿著山穀的小道小心翼翼地前行,他們的神情警惕,但卻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正一步步逼近。
蒙恬得知這個消息後,心中暗自欣喜,他深知這是一個絕佳的戰機。他迅速將情況報告給王翦,兩人經過一番短暫而又縝密的商議後,決定在此設下埋伏。
秦軍騎兵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利用山穀兩側的岩石和茂密的樹林作為掩護,悄悄地隱藏起自己的身影。
每一個士兵都屏住呼吸,心跳聲在寂靜的環境中顯得格外清晰。他們握緊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決絕,等待著出擊的命令。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每一秒都仿佛變得無比漫長。趙軍巡邏部隊逐漸進入了秦軍的包圍圈。
蒙恬緊緊地盯著趙軍的一舉一動,他的眼神猶如獵鷹般銳利,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當趙軍完全進入伏擊範圍後,他果斷地發出了攻擊信號。
刹那間,秦軍騎兵們如猛虎出山般從兩側的山坡上衝了下來,喊殺聲震徹山穀。那聲音仿佛要衝破雲霄,讓天地都為之震顫。
秦軍的突然襲擊讓趙軍驚慌失措,他們的臉上瞬間充滿了恐懼和驚愕,根本來不及做出有效的抵抗。
秦軍騎兵們熟練地張弓搭箭,動作一氣嗬成,仿佛經過了無數次的演練。箭頭在陽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寒光,那是死亡的光芒。
隨著一陣整齊的“放!”聲,利箭如雨點般射向趙軍。在強大的箭雨攻勢下,趙軍紛紛倒地,慘叫聲此起彼伏。
許多士兵還沒來得及發出一聲呼喊,就已經被利箭穿透身體,倒在血泊之中。
緊接著,秦軍騎兵們揮舞著長刀,衝入趙軍隊伍中,展開了激烈的近身搏鬥。刀光劍影閃爍,鮮血飛濺,每一次長刀的揮舞都伴隨著趙軍士兵的慘叫和倒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