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區1417號小區。
這是一座已經有四十多年曆史的老小區,當時建立時隻是為了集中安置外來打工人員。
所以這裡的居住環境並不好,人口密度也極大。
在城市的迭代發展過程中,類似於這種安置樓漸漸被淘汰。
但是這座小區由於地理位置還相對靠近市裡,拆遷成本過高,周圍又並非商圈,沒什麼大型企業進駐,反而在曆史的淘汰進程裡保留了下來。
房租不高,出勤方便,很受生活拮據的城市底層住戶歡迎。
此刻是上午11點多,按理說正是上班時間,居民區應當相對安靜,但在這個小區裡的各個樓宇、各個樓層的長廊裡都有不少人來來往往。
出來抽煙的、倒垃圾的、聊天的,還有直接將微小店鋪開在自己家裡的……
亂哄哄的聲音交織成了老居民區獨有的交響曲。
3棟,11層外平台,作為空中磁軌的停靠站點,來往的行人格外多。
不過這些行人大多隻是當這裡作為車站,沒人願意真的去筒子樓裡轉一轉。
偶有白領捂著鼻子經過,厭惡的目光掃過那貼滿廣告的老舊牆壁時,腳下立刻加快腳步。
居民樓裡的住戶們對此早已習以為常,一些穿著破背心的老光棍們甚至還提著酒瓶吹口哨,在看到一些女白領慌忙跑開時忍不住哈哈大笑。
……
1109室,防盜門緊閉。
這間承載了一家人十幾年記憶的老舊小屋內,正忙碌而緊張。
菜刀落在案板上發出有節奏的咚咚聲。
“末起,去把香油給我拿過來。”
“末起,蔥花不夠了,你去下麵的超市買兩斤蔥回來。”
“老李,你動作倒是快點啊。”
李良仁看著正滿腔熱情剁餡的老婆,無語道:“直接絞點肉餡不就行了,咱家餐館……”
“就你知道!虧你做了這麼多年飯,我這是給兒子包的餃子,裡麵的肉啊必須要手切的才好吃。”
“我累了,過來幫我切餡。”
孟明茹戴著圍裙,沒好氣的把菜刀剁進案板裡。
“好好好。”李良仁臉上賠笑連忙上前接過菜刀,然後又抓起另一把菜刀。
唰唰唰!
兩把菜刀切出了幻影。
一塊肉被迅速切成肉丁,那叫個又快又好。
……
樓宇長廊。
靠著窗戶聊天的大爺大媽們看到那提著大蔥飛奔的身影,頓時熱情的打著招呼:
“末起啊,跑慢點,小心彆摔倒。”
“提著蔥這是家裡急著做餡嗎?”
“肯定有喜事,瞧你這樂的。”
李末起邊跑邊向著這些街坊鄰居笑著打招呼。
嘴裡叔叔阿姨、大爺大媽的稱呼從未停過。
這讓老街坊們頓時滿意的點點頭,在李末起經過之後繼續恢複閒聊模式。
“老李家日子紅火哦,聽說家裡的餐館生意不錯。”
“兩口子也有福氣,兩個兒子都挺懂事!”
“我看將來是個有出息,兄弟兩個都是,每次瞧見我呐都打招呼。”
“好家夥,老孫頭你這標準夠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