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中五味雜陳。一個是如今聲名顯赫的新天尊,一個是早已逝去卻仍被世人銘記的老天尊。在新天尊的光芒萬丈之下,老天尊的後裔們顯得如此黯淡無光,仿佛被遺忘在了曆史的角落。
對於這件事的對錯,姬祁難以給出明確的評價。他深知,情聖與公主的愛情故事是一段淒美的傳奇。他們的感情真摯而熱烈,足以感動天地,讓鬼神為之哭泣。任何一個有正常情感的人,都會認為當年那棒打鴛鴦的行為是極其錯誤的。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作為天尊後裔的公主,她的身份尊貴無比。她又怎能輕易委身於一個一無所有的人呢?儘管這樣的選擇在當時看來或許有些勢利,但也不能完全說是錯誤的。若非後來發生了那場如煙花般絢爛卻又短暫的悲劇,世人或許隻會認為他們是有眼不識泰山罷了。
“你動用天尊劍卻還能活著,這也算得上是情聖的弟子了。”帝國皇帝的話語中帶有複雜的情緒。他目光灼灼地看著姬祁,“那麼,你對我族究竟如何看待呢?”
姬祁依舊沉默著。他心中充滿了矛盾與掙紮。回想起那棒打鴛鴦的往事,他確實不悅,但要說因此就仇恨對方,卻也並非如此。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與選擇,他無法強求彆人去改變。
這時,姬祁終於開口打破了沉默:“那麼,當年情聖是如何對待你族的呢?”身為情聖的弟子,姬祁得到了情聖的諸多遺蔭與教誨,因此對於情聖當年的舉動,他自然好奇。
聽到這個問題,帝國皇帝臉上的威嚴與冷漠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苦笑與感慨:“他……他或許才是一位真正的天尊吧。”話語中充滿了深深的敬佩與自責,“當年情聖強勢回歸,修為已強大到無敵的地步。雖然未曾真正登上天尊之位,但誰都知道,他的實力已不弱於任何天尊。那個時候,我們族群上下都惶恐不安,因為我們曾多次羞辱於他,試圖拆散他和公主。一個無敵於天下的人物,若是要報複,即便是天尊後裔也難以抵擋。我們所有人都以為大禍即將臨頭,情聖一定會對我們出手。”
帝國皇帝繼續說道:“然而,讓我們自慚形愧的是,情聖並沒有選擇報複。他隻是來詢問公主的下落,甚至在我們族群中有人向他請教修行之道時,他都耐心地一一指點。即便後來得知公主已經出家修行,甚至凶多吉少,他也隻是悲苦地離開,沒有對我們出手。反而還留下了一些珍貴的修行資源和心得給我們。”話語中,帝國皇帝的感慨與敬意愈發深厚,“他是一個真正的天尊,心胸寬廣如海。”
說到這裡,帝國皇帝不禁歎息:“當年很多族人都為當年的所作所為感到自責與後悔,可是一切都已無法挽回。一切都已注定。隨著情聖的自絕於世,我們族群也徹底淪為了過街老鼠。‘情域情聖’這四個字,也成為了我們永遠無法抹去的恥辱。這對我們來說,已成了一個莫大的諷刺與嘲笑。”
姬祁靜靜地聆聽著帝國皇帝的講述,心中對情聖充滿了敬佩與感慨。情聖那寬廣的胸襟和博大的情懷,令他折服,這無疑是位真正偉大的男子。然而,姬祁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無法像情聖那般無私與偉大。
“情聖當年對你們並無仇恨,我姬祁自然也不會對你們族群懷有仇恨。”姬祁的目光平和地落在帝國皇帝身上,語氣堅定地說道,“隻要你們不主動挑起爭端,我無相峰定會與你們和平共處。但我們也無法親如一家,畢竟立場有彆。”
姬祁心裡明白,對方之所以與自己說這些,並非真的擔憂自己會對他們產生仇恨。畢竟,儘管自己實力不俗,但在天尊後裔麵前,仍有不小的差距。對方真正在意的,其實是無相峰乃至弱水宮對他們的態度。
帝國皇帝聽後,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繼續說道:“弱水宮中的那位天才,真是才華出眾,潛力無限,足以成為另一位情聖。然而,他卻一心探索情聖留下的秘密,最終與天尊之位失之交臂。而你,作為他族的半徒,你的存在本身就意義非凡。或許你現在還不明白,但將來你定會懂得。”
聽到這裡,姬祁的腦海中浮現出弱水那絕美的容顏。弱水一直對自己另眼相看,姬祁知道,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手中的天尊劍。
但姬祁並不知曉,這天尊劍背後隱藏的秘密,為何會讓弱水如此看重。然而,從一開始,姬祁就知道自己已經深陷這個漩渦之中,無法自拔。
“陛下召我前來,應該不僅僅是為了說這些吧?”姬祁看向帝國皇帝,語氣中帶著詢問。
帝國皇帝輕輕搖頭,說道:“原本朕還想見見那位傳說中的彘聖,卻未曾想到你並未將他帶來。”
姬祁明白,皇帝口中的彘聖,正是那位神秘老者,他解釋道:“他此刻有事在身,我也無法尋得他的蹤跡。不過,我會將陛下的意思轉告給他。”
然而,帝國皇帝卻再次搖頭,道:“不必了。如此人物,能得見一麵已是萬幸,若不能見,朕也不敢輕易打擾。請你前來,是另有他事。其實,還有一件事需要與你商量。”
“何事?”姬祁心中湧起一絲好奇。
“你曾進入過大將軍墓,對吧?”帝國皇帝的目光突然變得銳利。
姬祁點了點頭:“對,我曾有幸進入。大將軍確實是一位強者,若非種種機緣巧合,我也無法進入其中。而且,即便實力通天,也未必能夠輕易闖入。”
“沒錯,”帝國皇帝語氣中帶著一絲自豪,“他是護衛我族最強的一位強者。但你可知道,他為何願意守護我族?以他的實力,足以橫走天下,在天尊路上都能爭得一席之地。”
這正是姬祁心中的疑惑。大將軍那樣的人物,何等恐怖,即便是天尊後裔,也未必能讓他低頭。
帝國皇帝緩緩說道:“因為他是先祖的弟子。”
姬祁聞言,頓時恍然大悟。作為天尊的後裔,守護天尊的族人,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姬祁心中又生出一絲疑惑,大將軍傳言是得到過黑鐵的那位天尊的徒弟……
果然,帝國皇帝似乎看穿了姬祁的心思,點頭說道:“他是先祖的隔代弟子。當年大將軍誤入一處神秘之地,得到了先祖留下的黑鐵和傳承,從而踏上了強者之路。”
“誤入一處?”姬祁眉頭微皺。
“這正是朕想要告訴你的。”帝國皇帝的神色變得凝重,“先祖當年之所以能成就天尊之位,也是因為到了一處神秘之地。他在那裡得到了黑鐵,並借此成就了天尊之位。很多人傳言先祖的元靈修行之法當屬天下第一,雖然這一點無法得到確切驗證,但無風不起浪。大將軍正是沿著先祖的路走,最終得到了先祖的黑鐵和傳承。”
姬祁微微皺眉,眼神中疑惑與好奇並存,顯然還未全然領悟帝國皇帝言辭背後的深遠意義。
“你說的那條路,那條傳說中的古老路徑已然重現,其上滿載著無儘的奧秘與珍寶,你可願意再次踏上征程,去探尋那些潛藏的奇跡?”帝國皇帝的目光熾熱且充滿希望,仿佛能穿透姬祁的心靈,窺見那古路上潛藏的輝煌。
姬祁的心跳不禁加快,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內心的波瀾,眉頭緊蹙,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之中。那條古路的記憶如潮水般湧現,大將軍墓的探險經曆、金書的璀璨光芒、聖器的威嚴氣息,以及那枚刻印無上大法、神秘莫測的黑鐵……這一切,皆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關於那枚黑鐵,”帝國皇帝的聲音低沉而神秘,“我族中有一個古老的傳說,據說得到它的人,可成就天尊之位。雖然這傳說聽起來頗為誇張,但無數事實已經證實,它至少能夠造就一位絕世強者。你曾親身體驗過它的力量,應該比我更加了解。”
姬祁點了點頭,心中卻如驚濤駭浪;黑鐵的來曆一直是個謎,但他確實親身感受過它的非凡力量,那是一種超乎想象、仿佛能洞察天地玄妙的神奇。
“你曾深入將軍墓,對那裡的環境、布局以及機關都了如指掌,這樣的經驗對你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因此,我想問你,是否願意再次踏上那條路,去尋找可能再次現世的黑鐵,甚至……探尋我們先祖的安息之地?”帝國皇帝的話語中充滿了誘惑與期待,他緊緊盯著姬祁,試圖洞察他的心思。
姬祁心中一動,卻並未立即回答。他深知這條路的危險與機遇並存,更明白帝國皇帝邀他同行絕非偶然。
“為何選中我?”姬祁終於開口,目光直視帝國皇帝,試圖從他眼中找到答案。
“因為走那條路的人,必須具備雕刻符篆的實力,而你,雖然尚未真正烙印符篆,但……你的能力已近乎觸及這一境界,足以應對旅途中的種種挑戰。”帝國之主的話語透露出不容動搖的堅決,“更何況,雨霧族長已然達到這一層次,他的加入無疑將為我們增添一股強大的力量。”
姬祁聽聞此言,心中暗自斟酌,儘管他尚未烙印符篆,但其實力已不容輕視,然而,他仍有困惑:“為何偏偏選擇我同行?”
“原因有二,”帝國之主緩緩道來,“其一,你身上的浮生宮圖騰。浮生宮與我們帝國淵源深厚,你的加入,或許能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機緣。其二,你對將軍墓的了解。你的經驗,將是我們在探索過程中的一筆寶貴財富。”
姬祁聞言,心中略感驚訝。浮生宮圖騰?他確實擁有這種神秘圖騰,卻從未深入探究其意義。不過,既然帝國之主提及,他並未多問,隻是默默記在心頭。
“你真的隻是初入宗王境嗎?”帝國之主突然話鋒一轉,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銳利。
姬祁淡然一笑,神色依舊:“是或不是,又有什麼關係呢?實力方為關鍵,不是嗎?”
“確實如此。”帝國之主點了點頭,“我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那條路上的妖獸,皆是實力達到烙印符篆之境的存在。實力不濟的修行者進入,隻會成為它們的獵物。但對你來說,這些妖獸卻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你可以通過觀察它們的符篆,來感悟、凝聚出最適合自己的完美符篆。畢竟,跨過宗王境後,修煉的重點便是體內的天地符篆。你能凝聚的符篆越完美、越強大,你的戰鬥力也就愈加強勁。”
在浩瀚的修行界中,無數的修行者猶如繁星點點。他們中的許多人,曾默默無聞,如同凡塵中的一粒沙。
然而,命運的轉折往往就在一瞬之間。在這群人之中,有那麼一些人,在凝聚符篆的那一刻,仿佛被天地賦予了新的生命。他們光芒萬丈,一飛衝天,從籍籍無名之輩一躍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其風采之盛,絲毫不遜於那些早已成名的人傑。
符篆,對修行者來說,意義非凡。它不僅是修行路上的一個裡程碑,更是修行者邁向更高境界的另一種新生。符篆象征著潛力的無限與未來的輝煌。
姬祁,這位年輕而神秘的修行者,心中懷揣著對符篆無儘的好奇與向往,他站在帝國皇宮的大殿之內,麵對著高高在上的帝國皇帝,忍不住提出了心中的疑惑:“陛下,一旦凝聚出符篆,是否就意味著無法再進行改進和完善了呢?”
帝國皇帝,這位掌控著龐大帝國的至強者,目光深邃。他緩緩開口:“當然可以改進,但符篆一旦成形,其本質便近乎於天地法則的一部分。想要對其做出改變,其難度無異於逆天而行。因此,修行者在初次凝聚符篆時,便需儘全力烙印出自己所能想象的最完美形態。而後,在漫長的歲月中,再不斷對其進行穩固與細微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