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張揚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進入市級領導的視野,而且還是市委書記和市長,西海市名副其實的掌舵者。
在西海市官場中,隻要得到這兩人的支持讚賞,仕途必定順遂。
然而,當他們得知張揚與宗祿的關係後,心裡難免有些失望。
這樣年輕有為的人才,誰不想招致自己麾下呢?
可惜,緣分未到。
張揚並不知曉市裡兩位領導對他產生了興趣。
在將規劃上交後,他便在全鎮公開了此事。
他堅信上級肯定會批複,既然如此,也就沒什麼可隱瞞的。
這份規劃一經出台,整個白山鎮都為之震動。
就連白為民都覺得不可思議,愈發覺得張揚的想法過於大膽。
在他看來,這份規劃脫離實際,根本不可能完成。
而且,就算把大棚的收入算進去,資金方麵恐怕也遠遠不夠。
他此刻才明白,為何張揚稱其為《建設新農村》規劃,這簡直就是理想中的“新農村”模樣。
說實話,白為民也不得不佩服張揚的氣魄。
不管這份規劃最終能否成功,敢於提出就足以證明張揚的不凡。
畢竟,上級領導往往欣賞這樣有魄力的乾部。
白為民預感,經此一事,張揚的升遷之路將大大提速。
儘管他目前的升遷速度已經不慢,但從正科升為副處的難度有多大白為民哪裡不曉得。
他自己就在正科位置上待了8年,直至夢想破滅,都沒能觸及副處的邊緣。
這就是官場的現實,殘酷而無奈。
在整個青陽縣,像他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還有人不到30歲就成為副科,可直到退休,依舊是副科。
所以說,在官場中,年齡優勢固然重要,但關鍵在於如何將其轉化為晉升的助力。
不過,對於張揚而言,副處似乎並非難以跨越的門檻,尤其是在這份規劃上交到市裡乃至省裡後。
在這次班子會議上,白為民參加了。
看到張揚的規劃後,他久久說不出話來。
班子其他成員更是如此,從最初的吃驚,到震撼,再到心潮澎湃,最後沉浸其中,很多人都在回味兒著。
“鎮……鎮長,這份……這份規劃需要多少資金啊?”趙敏激動得說話都不利索了。
“至少需要上億資金。
如果省裡和市裡能給予一些支持,三年內完全有望完成新農村建設。”對於這些問題,張揚早已深思熟慮,許多數據都爛熟於心,所以回答得乾脆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