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國之良臣_北宋帝國興亡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8章 國之良臣(1 / 1)

在對拒不投降的蜀川起義軍進行重拳打擊的同時,趙光義的政治攻勢也是一波接著一波。他在之前就已經下詔免除了蜀川百姓積欠朝廷的全部賦稅,而在剿滅起義軍的過程中他又下詔赦免所有曾經跟隨王小波和李順造反的人,而那些因為擔心被秋後算賬而躲進深山老林裡淪為土匪流賊的起義軍同樣也在被赦免之列。總之,隻要你們這些人肯改過自新重新當宋朝的子民,那麼此前的賬全都一筆勾銷。

王繼恩的偏師以及趙光義派來的援軍在成都東南的大片區域四處征討之時,作為伐蜀主帥的王繼恩以及他的三萬大軍仍然待在成都逍遙自在。這個死太監死死地把自己釘在了成都,本來應該是進攻一方的他徹徹底底地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被動的防守者,正如此前的李順一樣,王繼恩完全沉醉在了錦官城的紙醉金迷之中。得虧他是一個不正常且不健全的男人,要不然此人還真有可能在蜀中自立為王。

趙光義幾次派人催促王繼恩進兵討賊,但他就是不挪窩,甚至成都周邊的流寇他也不想去清剿。他這樣做的理由我們在前麵也說到了,一來他的那支偏師此時正在剿殺張餘所部,所以他並沒有所謂的“抗命”之罪,二來成都太重要了,他必須坐鎮於此以防起義軍再次奪取成都。可是,你能夠想象嗎?此時的趙光義和他的宰相們卻正在為應該給成功光複成都的王繼恩何種封賞而大打口水戰。

王繼恩的功勞不過就是重占了成都,而且他幾乎是一路暢通無阻地到了成都城下,相比當初王全斌一路從陝西血戰到劍門關,然後又在劍門關殊死力戰再又翻山越嶺一路拚殺才走到成都城下,王繼恩這次伐蜀可謂是輕鬆了好多。王全斌後來因為約束部下不力導致蜀川再次大亂而險些被砍頭,王繼恩同樣如此但卻在成都等著朝廷給他封官。兩相對比,王全斌如果在世定然會感歎命運的不公。

王繼恩領兵出開封時的差遣是劍南西川招安使,經過和大臣們的一番唇槍舌劍之後,趙光義最後給王繼恩封的官是宣政使加順州防禦使。在這個過程中,也不知道宋朝的兩府大臣們是不是腦子裡哪根弦搭錯了,他們執意要給王繼恩宣徽使的官職,趙光義對此則是堅決反對,因為宣徽使有參政議政之權,而王繼恩隻是一個宮廷宦官。宋朝可不止是在防武將叛亂,文官專權和宦官乾政也是必須得防,趙光義可不想讓宋朝在他的治理下出一個權宦甚至是奸宦。因為此事,平日裡在大臣們麵前很注重儀表和風度的趙光義甚至難得地當眾大怒了一回,於是王繼恩的大官夢這才落了空。

史書裡沒有提及到底是誰堅持要給王繼恩這麼大一頂帽子,而我之所以要說他腦子出了問題隻是因為這個宣徽使確實不適合給王繼恩。再次對比一下,潘美當年攻滅南漢再又協助曹彬覆滅南唐,這期間千裡轉戰且前後大小戰役數十場,曾經更是數次與敵人數以十萬計的大軍進行了艱苦的血戰,可滅掉南唐之後潘美被加封的官職也不過是宣徽南院使,他王繼恩何德何能竟可以與潘美的這一番功績並肩而論呢?

幸好此時的宋朝皇帝是趙光義,如果是後來的那位被如今的無數文青頂禮膜拜的大畫家、大書法家、藝術品收藏家、園林鑒賞家,那麼宋朝曆史上太監封王的先河就很有可能由這位王大太監來開創。

雖然朝廷承認王繼恩伐蜀有功且給他封了官,但王繼恩在攻下成都之後的所作所為卻讓趙光義很是不滿。為了節製王繼恩手中的權力並敦促他出兵剿賊,趙光義決定派一個人前去壓製王繼恩,此人便是官居參知政事的趙昌言。

蜀川之亂剛開始爆發的時候,朝中好多大臣都建議對起義軍行招撫之策,唯獨趙昌言建議派軍剿滅。趙光義在此時再又想起了趙昌言,他任命趙昌言為“川陝兩路五十二州都部署”,自王繼恩以下川陝所有官員和將領都受他節製。這可是真正意義上的封疆大吏,宋朝建國以來還從未有人在地方上擁有如此之大的權力,趙昌言也被這個官職以及其所擁有的權力給嚇著了。在一個強勢帝王當政時期,不管是在朝堂還是在邊地,權臣的下場多半都是不怎麼好的,趙昌言於是極力請辭,但趙光義都不許。

就在趙昌言前去赴任沒過幾天,趙光義身邊的一個從峨眉山而來的和尚對趙光義說道:“陛下,趙昌言的麵相有問題,他的鼻梁凹陷,此乃反相,他這種人是不該派去管理蜀川的。”

趙光義聽完頓時心裡一涼,這話正好戳中了他的軟肋,就在他猶豫著是否要收回成命之時,另一個人又跑來告訴他:“趙昌言乃國家重臣且素有名望,而且他這個人還沒有子嗣,如果讓他進入蜀川且手握重兵,那今後恐怕會生出不可預料的事端。”

這下子趙光義徹底繃不住了,他發現自己真的是犯了一個大錯。他立馬命人追上趙昌言向他宣諭新的詔命:你暫時就先不要入蜀了,就待在鳳翔總攬全局。同時,趙光義另外還派遣內侍押班衛紹欽前往成都去接管王繼恩手中的部分軍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青蓮仙族 逃離渣男後,被禁欲太子爺寵上天 [紅樓]升官發財娶黛玉 思你如狂 海洋求生:全服就我擁有物品提示 我們小區又穿越了 末日序列車隊:我能升級物資 我,隨身軍火庫,鑄就盛唐帝國 物價瘋貶,她做惡毒女配日入千元 末世:我的列車無限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