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虎踞西北_北宋帝國興亡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5章 虎踞西北(1 / 1)

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是李元昊對黨項軍隊的重組以及在軍製上麵的改革。

現在請放開你的膽子和想象力來回答一個問題:此時的黨項軍隊有多少人?

十萬?二十萬?三十萬?都不對,正確的答案讓人無不瞠目結舌——五十萬!沒錯,這就是李元昊在攻陷了整個河西走廊後黨項軍隊的總人數!

當初李繼遷帶著幾十個人走出銀州打天下的時候可曾想到自己創下的這份基業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發展到如此規模,他絕對不會想到這一點,但如今的事實就是如此。然而,不容置疑的是,這五十萬人裡麵真正能起到戰場決勝作用的人馬是有限的,而他們彼此間的裝備和戰鬥力也是參差不齊。

最重要的一點,李元昊現在早就不是他爺爺李繼遷那樣的土匪山大王,儘管李德明在位三十餘年讓黨項的軍製也變得高大上了一些,但比起宋遼這樣的大國,黨項的軍隊還是顯得土氣了很多,正規軍和雜牌軍以及部落之間的武裝之間根本就分不清個你我,李元昊要做的就是將這些人全部糅合成一個整體,然後給這些人製定作戰或守備的具體任務,再給他們發放統一的軍服,讓他們擁有具體的衛戍或駐紮地。簡而言之,李元昊要讓自己的軍隊實現正規化乃至是現代化。

為此,黨項的軍隊經過整編後被拆分成了兩個主要部分,即常備的作戰部隊和衛戍部隊。後者無需多言,它就像是宋朝的廂軍,其主要職責就是擔負守城的任務,畢竟此時的李元昊手裡已經是握有靈、夏、銀、綏、靜、宥、鹽、會、勝、甘、涼、瓜、沙、肅等十餘個州城,甚至是有了自己首都的真正意義上的王者,而且他的地盤地跨千裡,這樣雄厚的實力怎麼可能不設置常備且正規的守備力量?

再來說李元昊的常備作戰兵力,也就是隨時都可以拉出去乾架的機動作戰力量。這裡麵的骨乾力量是李元昊在黨項族年齡在十五歲以上的男子裡所精選出來的,總計兩萬五千人,李元昊為這些人另外配備了七萬人為其擔負後勤輜重的保障任務。除了這支兩萬五千人的拳頭部隊,李元昊還組建幾支特種部隊,分彆是潑喜軍、前軍又名撞令郎)、擒生軍、禦園內六班直宮廷禁衛軍)、鐵騎軍曆史上大名鼎鼎的西夏鐵鷂子的前身)。

所謂的潑喜軍頗有點詼諧的意味,它其實就是專門操作拋石機的部隊。

至於撞令郎就讓漢人們有些難堪和尷尬了,因為他們是由黨項境內的漢人以及李元昊從宋朝這邊擄掠過來的漢人組成的部隊,他們身著黨項人的軍服,作戰時卻衝鋒在最前頭。說白了,李元昊組建這支軍隊就是為了拿到戰場上替他當炮灰或是擋箭牌,而這些人要想出頭就必須得表現得比一個黨項人還要勇猛才行,如果是在戰場上縮頭縮腳就會被發配到最偏遠的肅州去守邊,或者就是去到後方當一輩子的苦力。

擒生軍,軍如其名,其專職工作就是在戰場上抓活口以及儘可能多地抓俘虜,而平時他們就負責在邊境地區擄掠人口。這是黨項人的獨門軍種,也可以叫做是經由政府組建的專門負責搶人和偷人的土匪部隊。這支部隊規模巨大但也任務繁雜,他們總共是十萬人。不過,這個數字應該是有很大的水分。

禦園內六班直,這是一支有著五千人建製的部隊,而且這些人都是出自黨項的豪門望族且弓馬嫻熟,這些人的任務就是守衛李元昊的王宮內城並時刻跟在他的屁股後麵護衛他本人的安全。

最後我們要說的就是這個鐵騎軍,這個其實不用多說,西夏鐵鷂子的鼎鼎大名在後世可謂是天下無人不知。這是黨項軍隊裡所謂精銳當中的精銳,是尖刀上麵的刀尖,全軍共三千人,分作十隊。每名騎士皆是騎射方麵的高手,所乘戰馬都是優良馬匹且人馬皆披重甲,一般的弓矢和刀槍根本傷不了他們,非得是大斧重錘抑或是唐代的陌刀之類的重型兵刃出陣方能對其造成殺傷。戰時根據需要,他們可相互用鉤鎖相連,這樣一來即使有人墜馬也不會影響這個小分隊的集體前進。每臨難啃的硬骨頭,黨項的這支重裝鐵騎部隊就負責為全軍衝陣,然後就是後麵的步騎大軍隨後跟進,一旦敵方陣型大亂,這支重裝鐵騎部隊還會擔負收割機和碾肉機的角色。

自此,一套完善的軍事體係算是建立起來了,也可以說,不久之後就要橫空出世的西夏國有了自己的正規國防軍。接下來就是設置軍事管理機構,李元昊所設立的管理機構名為監軍司,其下又分左右兩廂大監軍司,每廂又下轄六個小監軍司分管六地駐軍。

先說這個左廂監軍司。其下轄左廂神勇軍駐地為今陝西榆林東南)、石州祥佑軍駐地為今陝西綏德西北)、宥州嘉寧軍駐地為今內蒙古烏審旗西南)、韋州靜塞軍駐地為今寧夏同心縣)、西壽保泰軍駐地為今甘肅靖遠東北)、卓羅和南軍駐地為今甘肅永登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右廂監軍司:下轄右廂朝順軍駐地為今內蒙古烏海市西南)、甘州甘肅軍駐地為今甘肅張掖)、瓜州西平軍駐地為今甘肅安西縣東南)、黑水鎮燕軍駐地為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白馬強鎮軍駐地為今阿拉善左旗以北)、黑山威福軍駐地為今烏拉特旗東南)。

關於這十二軍的具體駐地,如今並沒有統一的答案,這裡隻做參考之用。具體到防禦對象及防守兵力分彆如下:東北防線七萬人防備遼國,東南防線五萬人防備宋朝的環慶兩州以及鎮戎、固原兩座軍城,東麵防線五萬人防備宋朝的延、麟、府三州,西線三萬人防備吐蕃和回鶻,首都興慶府外圍駐兵五萬,城內駐軍七萬,共計十二萬,靈州駐軍五萬。

以上總計防守兵力約為三十七萬,這些人為常規的守備部隊,另外的大約十三萬人便是李元昊手裡的機動兵團,也就是我們上麵說到的常備作戰力量,他們是李元昊隨時都可以拉出去打仗的兵力。如此一來,李元昊就在其境內的各處要地都分派了駐軍,每臨戰事,東麵有戰則會兵於東,西麵有急則聚兵於西,中路有警則東西兩麵赴援。

說來還真的必須要佩服李元昊的組織才能,以上這些李元昊僅僅用時兩個月就完成了所有的實施細則,往後的事情就是向全軍下發和落實。

是不是很偉大?很天才?不過,不是我本人對李元昊有什麼偏見,而是事實其實就是如此:對黨項軍隊的改革並不能說明李元昊有多麼的偉大,因為以上種種說到底根本不是他的原創或獨創,這些都是漢人幾千年來的智慧結晶,他李元昊隻需照抄一遍就行。也就是說,與其說李元昊是西夏軍製之父,還不如說他是一個搬運工,但搬運工也是有功勞的,即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一點還是必須要予以承認的。但是,這些調侃其實都隻是過過嘴癮而已,不管我們對李元昊懷有怎樣的感情,眼下的事實就是黨項軍隊在他的領導下已經完成了從數量到質量再到製度的升級和轉化,意即當年李繼遷手下不過幾十來人的土匪兵如今已經是一支人數達到近五十萬的國家級正規軍。

做完了這些,李元昊隨即又馬不停蹄地去給吐蕃人修了一堵牆,這堵牆並非真的是一堵牆,而是他派兵攻滅和降服了蘭州周邊的一眾羌人部落,他也從而占據了連接吐蕃與宋朝之間的這一條戰略通道。為了儘可能地封死吐蕃人前往宋朝的東進之路,李元昊的大軍將自己的勢力範圍從蘭州一直延伸推進至馬銜山一帶,然後他命人在這塊地域裡修築了瓦川、凡川兩座城池並留下重兵把守。

此舉意味著什麼?而李元昊又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兩個問題相信我們在這裡不用多說什麼也很清楚了吧?

在正式攻滅唐唐之前,宋朝的開國之祖趙匡胤曾經對前來請和的南唐使臣發出過一句振聾發聵的反問: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再看看如今的李元昊,宋朝的西北邊疆出現這等實力的軍政力量豈能用他人鼾睡來形容?李元昊根本就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頭猛虎!

喜歡北宋帝國興亡史請大家收藏:()北宋帝國興亡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亡妻回歸的方式不太對 穿成病嬌反派的小青梅 糟!我老婆外麵有狗了 青蓮仙族 逃離渣男後,被禁欲太子爺寵上天 [紅樓]升官發財娶黛玉 思你如狂 海洋求生:全服就我擁有物品提示 我們小區又穿越了 末日序列車隊:我能升級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