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口之戰結束後,接下來李元昊又該做什麼呢?答案似乎沒有什麼好爭議的,那自然是趁勢攻取延州。但是,此戰結束的當晚李元昊就在風雪交加中率軍撤離了延州城下並回到了西夏境內,在延州城裡感覺一堆黃土已經埋到脖子上的範雍等人這才長出了一口大氣。
李元昊撤軍的原因何在?個人觀點,李元昊終究是個梟雄而已,他的身上並沒有那種氣吞萬裡如虎的帝王氣概,對於此次出兵的戰略目的也是極其模糊,他的思維仍然停留在打家劫舍的層麵,他的目的也不是要謀奪並占據宋朝的城池和土地,而隻是想要通過戰爭讓宋朝同意開放邊境貿易。換言之,他很理智,他不認為自己能滅掉龐大的宋朝,也相信一旦他占了宋朝的城池就會招來宋朝的瘋狂報複,而且他還得派重兵固守,在他看來這筆買賣實在是不劃算。
不過,這隻是我的個人猜測,我們如今所能看到的李元昊之所以撤兵的原因就是史料裡所提到的那些:一來,宋軍在三川口全軍覆沒的當天雨雪交加,這讓長期駐紮於野外且糧草告罄的西夏軍隊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二來,李元昊得報,延州東北方向的麟州都教練使折繼閔與宋軍柔遠寨主將張岊jie)已經帶兵攻入了西夏境內大破浪黃和黨兒二族並誅殺軍主敖保。此外,山西方麵的宋軍在並代兩州鈐轄王仲寶的率領下已經殺入賀蘭穀並大敗西夏大將羅逋於長雞嶺。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李元昊的後路已經被抄了,如果這兩路宋軍合兵南下並阻截李元昊於宋夏邊境,然後陝西的各路宋軍再馳援延州,那麼深入宋境作戰且沒有後援的李元昊可能就會被圍而殲之。李元昊現在彆無選擇,如果他不想孤注一擲,那麼他現在能做的就是趁著宋軍的合圍之勢還未形成之時迅速脫離戰場回到他的老巢。
走在回家路上的李元昊想必應該是感到滿足的,儘管他這一次出兵沒有一舉攻陷延州,可他已經是賺得盆滿缽滿了。深入宋境作戰,襲破金明寨,收降十餘萬部眾,於延州大破宋軍萬餘人並生擒鄜延、環慶兩路副都部署劉平、鄜延路副都部署石元孫兩位宋軍高級將領。如此戰果他爺爺李繼遷未曾有過,他父親李德明更是隻可仰視,對於黨項這個民族和西夏這個新生的帝國而言,這次的大勝可謂開天辟地之舉。
說了好聽的,我們再來說點不那麼好聽的話。
李元昊此次出兵的聲勢不可謂不浩大,而且還是所謂的皇帝禦駕親征,可到頭來看結果——用遼國人的說法,這不過就是打了一場超大型的草穀。十萬人打一萬人,這種仗即使是打贏了也著實沒什麼可值得吹噓的。反之,如果他是一萬打贏了宋朝的十萬,那麼這倒是值得大書特書,可那樣他就不該叫李元昊了,而是該叫嵬名阿骨打。
趙光義當年發動幾十萬大軍親征幽州,一路攻堅克城直抵幽州,最後圍著幽州一頓猛攻,直到最後兵敗高粱河,這期間前後耗時數月之久,但宋軍的後方以及糧草供應都完全無需擔憂,而遼國皇太後蕭燕燕當年率領數十萬鐵騎深入宋境也敢於滯留至少一個多月且燒殺搶掠無惡不做,但再看看李元昊和他的西夏。
彆的我們不用多說,就說一點,李元昊敢在延州城下陳兵一個月嗎?就算他有那個本事,可他真敢攻陷延州嗎?他能承受得起陳兵宋境一個月以及攻陷延州的後果嗎?宋遼兩國敢於以傾國之力和傾國之兵與對方一決雌雄,可李元昊和他的西夏隻敢以傾國之兵去搞一些偷襲和騷擾,然後就迅速地脫離接觸,更是從來不會主動尋求與宋朝的大兵團進行決戰,其本性和實質由此可見一斑。
宋朝的士大夫階層一直都看不起李繼遷及其後人,哪怕李元昊已經建國稱帝也沒能在宋朝這邊得到絲毫的尊重。宋朝人總是對李氏家族呼之以“賊”,結合李氏家族以及西夏的種種所為,此稱謂不可謂不恰如其分。當然,小國自有小國的生存之道,西夏這樣做其實也無可厚非,可問題就在於行小國的生存之道卻端著大國的架子講著大國的排場。我是賊,我是小人,可我所得到的一切也是付出了勞動的,所以我應該像一個正人君子那樣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如此,可乎?
延州之戰雖然隨著李元昊的撤兵而宣告結束,但對於宋朝而言,它的衝擊波此時卻才剛剛開始。
作為延州之戰導致宋軍全軍崩潰的主要責任人,死太監黃德和在逃離戰場後是一路狂飆,等他到了甘泉並確定身後沒有西夏追兵之後才停下。這還不算什麼,由於近些日子連日的行軍和戰鬥且此時所有人都饑渴難耐,這個“體恤下屬”的死太監竟然下令就地擄掠,堂堂大宋官軍瞬間化身為一群窮凶極惡的土匪。在當地擄掠了七天之後,黃德和終於從敗退至此地的宋軍散兵口裡得知了延州之戰最後的結局。
大軍兵敗,主帥劉平生死未卜但自己卻帶著幾百號人活得白白胖胖的,麵對這些局麵,黃德和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給自己臨陣脫逃找到一個完美的解釋和理由,唯有如此他才能保住自己的狗頭。在對手下人等一番威逼訓誡之後,黃德和帶兵趕往延州北麵的鄜州並一口咬定延州之戰是因為主帥劉平臨陣投降了西夏才導致了戰敗,而他自己則是死戰突圍才得以保全了性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鄜州當地的官員在第一時間將黃德和的話呈報朝廷,趙禎聞訊大怒,他立即下令包圍了劉平在京城的府邸並準備將劉家老小全部治罪。天章閣侍讀賈昌朝和知諫院富弼趕緊前來給趙禎降火,他們提醒趙禎在事情沒調查清楚之前最好不要太過激動,想當年漢武帝就曾因為誤殺李陵的家小而追悔莫及。除了這些言官,另一個站出來為劉平說好話的人就非同小可了,此人正是知樞密院事夏守贇,他不但為劉平擔保其絕不會投降李元昊,而且還主動請求自降為帥前去西北主持攻守大局。
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宋夏正式開戰之前,同樣是掌管樞密院的一代名將王德用也曾請求自降為帥前去討伐李元昊,可他不但沒有如願以償,反而沒過多久就被道德楷模孔道輔等一幫文官集團的人從背後出黑腳給踹出了樞密院。王德用不但帶不了兵,就連樞密院都彆想待了,隻能去地方當市長。可是,夏守贇就不同了,他的請調報告打上去沒幾天就得到了批複:特命夏守贇為宣徽南院使、陝西馬步軍都總管、陝西經略安撫使。這些官職和頭銜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夏守贇從這一刻起就是陝西四路的軍政一把手,範雍和夏竦都得聽命於他。
這其中原因何在?是因為夏守贇比王德用能耐大?開玩笑!問題就在於無論是趙禎還是文官集團的人都認為是王德用能耐太大以及在軍中的威望過高,如果讓王德用過去掌管了陝西四路的軍政大權尤其是將近二十萬的軍隊,那麼一旦王德用生出二心就將有分疆裂土的危險,可是夏守贇就不同了。這個人雖然本事不大,威望也不高,可正因如此他才忠心,這樣的人用起來也才放心。至於戰事的勝敗,國家的禍福,軍民的生命,這些統統都比不上統治地位的穩固,防家賊勝於防外敵是宋朝延續始終的一項國策。不到萬不得已,王德用這種人一般是不會有機會再次拿起刀槍的,關於這一點,澶淵之盟時的一代名將李繼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那麼,既是如此,夏守贇是不是就一定會得到趙禎百分百的信任呢?當然不會,武將需要提防,文官同樣不能放過,尤其是在戰時就更是如此。宋朝的國策就是一個防:防武將作亂,防文官專權,防百姓聚眾,防外敵入寇,總之就是各種防。與夏守贇一道前往陝西的還有兩個人,而且還都是太監:張德明和黎用信,這兩人的職務是陝西“都大管勾走馬承受公事”,也就是說這兩人有權力知曉前方的一切大小機密要務並隨時向趙禎彙報,更讓夏守贇暗自發抖的是趙禎還給了這兩人一把尚方寶劍。幾天之後,趙禎又派出了一個太監前往陝西擔任陝西四路的總監軍:入內副都知、文州防禦使王守忠遙領梓州觀察使並出任陝西都鈐轄。
這個王守忠打仗有多厲害我並不清楚,我所知道的是為宋朝在戰場上立下過赫赫戰功的超級軍事太監秦翰直到死後才被追贈為觀察使,可這個王守忠此時不但在官職上追上了死後的秦翰,而且他的權力更是遠勝於當時的秦翰。我這裡倒不是對宋朝的太監有意見,相比漢唐兩朝的太監以廢立甚至擅殺皇帝而名垂青史,宋朝的太監則是在軍事方麵大為露臉,宋朝的所有軍職幾乎都為太監們敞開著大門,隻要你有能耐和本事,彆說什麼防禦使、觀察使、節度使,封王都是可以的比如後來童貫)。
我在這裡之所以要特意提到這些雄赳赳地奔赴陝西戰場的太監隻是想借此說明一個事實:夏守贇這種對行軍作戰沒有任何實戰經驗且在軍中毫無聲望的人成了前線的總司令,同樣沒上過戰場且常年混跡於內宮之中的太監成了政委,那些整日在刀口上舔血的軍人反而要被這樣的人呼來喝去指指點點,以這樣的配置能指望他們打勝仗嗎?
夏守贇能否打勝仗現在並不是趙禎所最為關心的問題,他現在最為關切的是劉平到底是主動投降還是戰敗被俘抑或已經戰死沙場,這可是一個涉及到了帝國顏麵的問題,更是一個涉及到了前方將士的軍心和士氣的問題。再者說,各方的說辭與暗中的相互較量也已經讓趙禎到了不得不出手的地步了。
具體來說就是這樣:因為黃德和的誣陷,劉平家現在被四麵包圍,朝中的幾位重量級人物相繼出麵為劉平站台,而劉平的家人也在想方設法地找到能夠為劉平洗刷冤屈的證據和證人。但是,黃德和為了自己的狗命必然也要坐實劉平戰場投降的罪名,而且彆忘了他的身份,他可是一名太監,無論是在陝西還是在京城的皇宮內外,他黃德和都是有路子有關係的。甚至於,在這場你死我活的鬥爭中,黃德和已經在鋌而走險地開始暗殺那些從戰場上幸存下來的人,目的就是要殺人滅口,要把真相給死死地瞞住。
其實,細看這件事情就能發現黃德和是在作死,他這是在試圖螳臂當車,可為了活命他明知此事不可為卻還是為了。說到底,黃德和不過就是一個負責監軍的小太監,他背後的勢力也不過就是幾個太監,可宋朝的太監在軍事上可以堪稱巨人,但在政治方麵與漢唐和明朝的同行相比基本上就是個侏儒。劉平可是鄜延和涇原兩路的副總管,而且無論是言官集團還是宰執集團都立即就有人出麵力挺劉平並為其做出擔保和辯護,再者說,戰場上還有那麼多相繼逃回來或是幸存下來的士兵,這些人的嘴豈能是你黃德和一個人就能堵得住的?此外,延州府的戰事奏報也對黃德和極為不利,範雍在奏報裡對延州之戰的過程和結果的描述可不是你黃德和所說的那樣。對黃德和最為不利的是,聽聞劉平蒙冤,延州當地親眼目睹了那場戰事的百姓竟然跑到開封去為劉平鳴冤叫屈。
為了讓真相儘快大白於天下,趙禎命殿中侍禦史文彥博、入內供奉官梁致誠立即趕往河中府成立一個專案組徹查此事。隨後,重回京城的天章閣待製龐籍也被調往河中府參與此事的調查。經過前後將近兩個月的走訪和調查及審訊,延州之戰的真相終於水落石出,而趙禎在看完了整個案件的卷宗和審理結果後也是難得變身為一次暴力男。他下令將黃德和於河中府就地腰斬,砍成了兩截還不解氣,趙禎還讓人把黃德和的上半截身子帶回延州城下,然後再砍下黃德和的頭顱以告慰延州之戰所戰死的近一萬名宋軍將士的英靈。劉平和石元孫則被認定為已經陣亡,宋朝分彆對二人追贈官職,其家中老幼也分彆被各種撫恤和優待。
黃德和對劉平的誣告案就此算是結案了,可這僅僅隻是延州之戰所帶來的其中一個衝擊波,而且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的那一個。
喜歡北宋帝國興亡史請大家收藏:()北宋帝國興亡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