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宰相罷職_北宋帝國興亡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52章 宰相罷職(1 / 1)

富弼在青州的所為其實隻是宋朝此次抗洪賑災的一個縮影,當時的京東和京西兩路幾乎都有逃難的災民,但宋朝的官員並不是人人都是富弼。如果富弼是此時的大宋宰相,如果兩河地區的所有官員都能按照他的方法去賑災,那麼在其他地方所出現的瘟疫滋生和盜匪橫行的現象或許也就能夠避免或杜絕。

不過,富弼此時終究隻是一個知州,而京城裡的那位首席大宰相陳執中同誌也並無統籌全局的能力和辦法。因而,總體上而言,宋朝此次的抗洪賑災雖然沒有出現特彆大的亂子,但問題卻著實不少。這裡麵有人因為得不到救濟而活活餓死,有人因為瘟疫而感染致死,有人沿途討生居無定所,有人賣兒賣女,有人賣身葬親,也有人去當了攔路打劫的土匪轉而為害一方,凡此亂象不勝枚舉。

要說這一年的天象也真的是異常邪門,本就因為洪災而元氣大傷的河北諸州在秋冬時節竟然也是持續的大雨不斷,河道決口以及堤壩被毀的現象更是層出不窮。如此天災之下,兩河地區的農業生產近乎於遭遇毀滅性打擊。換言之,自從黃河在六月決口並改道之後,在接下來的這半年時間裡整個災區幾乎是沒有一天的安生日子。

為了求得一個心理的安慰和寄托,趙禎在這年歲末下令於次年改年號為“皇佑”並大赦天下,同時他還下詔免除了受災地區百姓兩年的賦稅。

不得不說的是,在這等天災麵前,首席宰相陳執中還能屹立不倒簡直堪稱奇跡。在這之前,如果遇到這種事,即使言官不參劾你,可你作為宰相也得主動向皇帝請求辭職以答天譴,但陳執中的臉皮就是厚,他就是不主動辭職。古往今來,身處高位卻不貪權戀權的人寥寥無幾,權力之所以被稱作是精神毒品並不是沒有理由的,曆代的無數名臣和能臣尚且如此,他陳執中又豈能例外?

想想當年的趙光義為了能夠讓旱災消退不惜做出了想要自焚以答天譴的舉動,那麼作為他的乖乖孫子,趙禎又做了什麼呢?既然你不肯責罰你的臣子,為了讓老天爺不再降災於宋朝,你這個皇帝是不是也應該有所表示呢?話雖如此,但趙禎是一個務實的人,趙光義的那一套假把式他不屑於去做,而陳執中這個忠心聽話的好臣子他也舍不得趕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多乾點有利於救災的實事。

繼宣布大赦天下並減免賦稅之後,趙禎又從自己的私人金庫裡拿出銀子給三司部門讓其購買糧食運往災區,此外他還下令各地流民所消耗的物資全部由國家財政買單。鑒於災情嚴重,他又取消了新年的元宵燈會,然後再又出錢二十萬貫購買稻種無償分發給河北當地受災的貧民。由於災區多地爆發了不同程度的瘟疫,趙禎再又特命專使帶著大量藥材前去指導防疫和救治工作。

為了救災和賑災,趙禎和他的兩府大臣們可以說在這方麵做到了儘心儘力,但即便如此也還是沒能避免河北各地的匪患四起。因而,在一邊加大力度賑濟災民的同時,宋朝方麵也從京城向河北各地增派了人數不等的禁軍前去剿匪平亂。

這邊整個國家的上層幾乎都在忙著抗災和賑災,而作為人間道德和正義化身的大宋言官們在這時候依然還是在忠實地履行自己的本職工作,那就是為國清理奸邪。

如果這些人查出了某位官員利用賑災克扣錢糧進而中飽私囊的罪行和罪證,那麼他們倒是值得大力嘉獎一番,可遺憾的是,這些言官的目光隻會盯著朝廷裡的那些位高權重的大佬。隻要找到這些人身上的錯誤或毛病,哪怕他們隻是道聽途說也足以讓他們興奮得手舞足蹈。

宋朝的言官之所以在本職工作上如此兢兢業業是有理由的,因為他們並不隻是單純的紀檢乾部,而是帝國的上層儲備乾部,宋朝的兩府大臣在自己的升遷之路上大多都是做過言官的。隻要在這個崗位上乾出了成績就有可能被派到地方上去曆練一番,如果政績出色就極有可能被調回京城擔任兩製官,然後便是進入兩府成為宰輔大臣。諸如寇準、韓琦、文彥博、歐陽修甚至包括範仲淹,他們都是這麼過來的,甚至可以說他們就是這麼在官場上發跡的。

值此內憂不斷之際,趙禎每天都頭大如鬥,可這幫言官不但不能為他分憂,反而整天都在他的耳邊嘰嘰喳喳地嚷個不停。最可恨的是,這些人所參奏的很多事都是沒有真憑實據的“風聞”,是他們從彆人那裡聽來的。為此,趙禎頒下了一道詔令:自今言事者,非朝廷得失,民間利病,毋得以風聞彈奏,違者坐之。

趙禎還為此給出了解釋,他認為身為君王應當切忌苛政,可最近他覺得大宋的官場風氣很是不好,朝臣們動輒就是相互攻擊和揭短,這樣做很不利於團結,更是有損官員隊伍的形象。所以,為了整肅官場風氣,他特意下了這道旨意。

此舉可是改了宋朝的祖宗家法,宋朝立國將近百年,文官風聞言事早就是他們的傳統和特權,這個規矩一改無異於就是在阻塞言官們的升遷之路。這裡麵的道理很簡單,上麵的人不下來,他們又怎麼上得去?最明顯的例子,範仲淹和富弼是怎麼被打下來的?不就是被禦史台那幫人的風言風語給吹下來的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禎的這道詔令一出讓各位禦史和諫官瞬間透心涼,要命的是趙禎還在這份詔令裡亮出了一把明晃晃的大刀:違者坐之!如此一來,誰還敢風聞言事?他們以後要彈劾誰就必須要有真憑實據,這無疑就是逼著他們去當偵探,這活兒可是沒那麼好辦的,而且危險指數還不低。

為了展示一下身為一個言官最後的倔強,殿中侍禦史張祹帶著一絲僥幸給趙禎上了一道奏疏。他希望趙禎能夠給他們這些言官來點特殊待遇,彆的大臣確實不該風聞言事,可禦史和諫官因為職責特殊,所以皇帝陛下你能不能給我們一點特權呢?

哼哼,你想得美!趙禎根本就沒搭理他!

趙禎這樣做似乎有刻意為宰相陳執中撐腰的嫌疑,因為陳執中這些日子以來可謂一直都身處在輿論的風尖浪口之上,比之當年的的範仲淹和富弼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前麵也一再地提到過,自打黃河決口改道以來,身為首席宰相的陳執中就一直被人以抗災不力為由而飽受攻擊,可陳宰相臉皮很厚,不管外界如何攻擊他,他絲毫不為所動,於是這些人就變本加厲地攻擊他。

這便是高處不勝寒。想當初在各方麵都比陳執中精明強乾的一代權相呂夷簡都不能避免這種暴風雨式的攻擊,你陳執中何德何能又豈能幸免呢?

雖然言官們不能再風聞言事,可他們還是能夠找到打擊陳執中的辦法和說辭。事實勝於雄辯,在你陳執中的領導下這黃河的水患畢竟一直沒能得到徹底解決,況且眼下各種天災也是頻頻降臨,這不就是證明連老天爺都覺得你不配當宋朝的宰相嗎?當然,由於有趙禎的鼎力支持,所以陳執中對這些傷害都是具有免疫力的,可問題就在於他最終還是被人抓住了把柄。

這年八月,陳執中終於是下課了,而他下課的原因有很多,這其中他被人詬病最深的就是他在這一係列的自然災害麵前毫無作為。這不是說他什麼也沒乾,而是他沒能拿出一個抗災救災的措施或方案,說到底他頂多算個辦事員,可身為宰相你必須要有決策力才能鎮服群僚。試想,如果下麵的夥計個個都比你能乾,那你這個掌櫃還有臉繼續當下去嗎?人家會服你嗎?

說來也是讓人有些啼笑皆非,麵對災害頻發的現狀,陳執中竟然去求助於神道之術,他在家中宴請民間的術士為他指明解決之道。身為宰相,你沒能像富弼那樣在抗災救災中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反而去向江湖術士求教搞什麼占卜問卦之類的事,這種行為怎能不被人一頓狂噴?當然,這事其實也不是不能做,但你得悄悄地做,不能讓彆人知道了,可陳執中偏偏就被人抓了現行。

除此之外,促使陳執中下課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破格提拔了一個名叫李中師的官員。這個李中師又是何人呢?此人有一個姨父,名叫龐籍——沒錯,就是宋朝的現任參知政事龐籍。此人還有一個身份,他是已故的前宰相呂夷簡的孫女婿。且慢,此人最重要的一層關係是他和現任宰相陳執中是兒女親家,他的女兒嫁給了陳執中的兒子!

這關係網是不是有點繞?我們早就說了,北宋的官場政治其實就是一群各種來路的親戚聚在一起你爭我奪的生活情景劇,隻要你願意去梳理就會發現這些人哪怕彼此成仇卻也多少都有點沾親帶故。關於李師中個人複雜的關係網,我們在這裡其實隻需要知道一點就行了,那就是李中師和陳執中是兒女親家。提拔自己的親家倒也不是什麼罪大惡極之事,可問題就在於李中師的這次升遷是陳執中在對其進行越級和破格提拔,再又將他倆之間的關係聯係起來,陳執中此舉就無疑是在主動給自己的政敵遞刀子。

此事一出,陳執中頓時被一眾人等群起而攻之,這成為了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陳執中此時也徹底繃不住了,這一年多來他總是被人在明裡暗裡指名道姓地指指點點,你要說他對此毫不在意,那肯定是假的,而現在他也心累了,於是他主動上表請辭。趙禎這時候也知道保不住他了,隻好同意了他的請求。

喜歡北宋帝國興亡史請大家收藏:()北宋帝國興亡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速通武俠世界:我專治意難平! 重生80:我靠懟人係統成億萬富婆 簽到,從獅吼功開始 葬仙,葬帝,葬自己 打造聖僧人設 女王從頂流做起 夫人來自山裡 我就是教你變有錢 我隻想刷錢!葉修非要拉我組戰隊 在薑府做奶娘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