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君臣鬥法_北宋帝國興亡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59章 君臣鬥法(1 / 1)

在罷免張堯佐一事上,禦史台的官員之所以集體沉默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裡有何郯在坐鎮!

自從文彥博當了首相之後,何郯在禦史這個位置上明顯有些“乾勁不足”,他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突然間就打了折扣。之前我們就詳細地分析了他的處境和心理,此時禦史台方麵任由諫院的官員孤軍奮戰再次讓何郯感受到了一陣錐心之痛——他的良知在痛苦地呻吟。

去年張堯佐正式出任三司使的時候,何郯就已經背叛了自己的信念,甚至於是背叛了他的信仰,否則張堯佐很難坐上三司使的位置。可是,為了還宰相文彥博的人情,他終究還是妥協了。在那之後,他便開始了內心的煎熬與掙紮。如今,大半年時間過去了,何郯的掙紮也終於有結果了。

毫無疑問,禦史台此時的沉默不但讓諫院的包拯等人感到錯愕和憤怒,同樣也讓禦史台內部爭議四起。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何郯當然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對,他應該像包拯那樣帶領禦史台的兄弟們趁此機會堅決把張堯佐拉下馬,可現在他在乾什麼?他在沉默,說嚴重一點,身為此時禦史台實際上的掌理人侍禦史知雜事),何郯的沉默就是在助紂為虐。這還是當初言官們所熟悉的那個剛直不阿且不畏權貴的何郯嗎?

外人當然不會知道何郯與宰相文彥博之間曾經有過怎樣的故事,所以對於何郯的反常舉動他們隻能是百思不得其解,何郯心裡的掙紮隻有他自己知道。那麼,他掙紮大半年的結果是什麼呢?

何郯選擇了遠離京城這個權力和爭鬥的中心,他向趙禎上疏請求回鄉任職,而他的理由就是母親年事已高需要他回去儘孝。

作為自己當年親自點名提拔起來的禦史,趙禎當然想讓何郯留下來,而文彥博更彆說了,他比任何人都希望何郯能夠繼續留在禦史台以便為他遮風擋雨,更能為他保駕護航。但是,用了大半年時間才做出來的決定豈能是兒戲之言?任憑皇帝和宰相如何挽留,何郯去意已決,他寧可放棄近在眼前的這份美好而又遠大的前程也不想再繼續違背自己的人生信念。除了皇帝本人,他不想受製於任何人,他要做的是純粹的自己。

見何郯去意已決,“害人不淺”的文彥博雖然不舍也不甘,但最後他在這件事情上還是表現得很有君子之風。前麵我們同樣也交代了,文彥博對於淡泊名利之人是很欣賞和佩服的,而他也知道何郯之所以要這樣做的原因,他更清楚何郯選擇回鄉便意味著選擇了自斷大好前程。事實上,如果換了文彥博自己身處何郯的處境,他的選擇恐怕會與何郯如出一轍,要知道他曾經也是一名從不阿附和畏懼權貴的鋼鐵禦史。對於這樣的人,文彥博打心裡敬重和佩服。隻是,從此沒有了何郯的助力,他文彥博的宰相之路必定將會走得格外艱辛。

何郯最後如願以償地以“直龍圖閣兼知漢州”的身份回到了蜀川,此時的他不過才四十五歲。其實他和文彥博算得上是真正的同齡人,兩人之間隻相差了一歲,但文彥博二十一歲中進士,何郯則是二十九歲那年才科考及第,可兩人最終的命運卻是天壤之彆。

在離開京城之前,何郯針對趙禎與包拯等人之間圍繞著張堯佐而產生的矛盾和僵局提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他幾乎是以言官集團“叛徒”的身份向趙禎上了一道奏疏,他在裡麵說道:“陛下你知道包拯他們為什麼要反對你給張堯佐升官嗎?除了因為張堯佐是靠了張貴妃的關係才得以身居高位外,包拯他們最擔心的就是你有一天會讓張堯佐進入兩府成為宰執大臣。如果真是這樣,他們必定會以死相爭。眼下這局麵如果你懲處言官就會有損你的聖德,如果你順從言官又會有損你的恩德,前者會讓你聲名狼藉,後者會讓你結怨於後宮。為今之計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隻給張堯佐加官但不給他實權,就像你的舅舅李用和那樣,讓他尊而不貴,這樣的話你就可以誰都不得罪。”

趙禎看了這道奏疏直接猛拍了一下大腿給何郯點了一個讚。回到後宮,張美眉繼續施展自己的那一身讓趙禎毫無任何抵抗力的魅惑攻勢,嘴邊則絮叨著讓趙禎給張堯佐繼續加官進爵的碎碎念。

為了討美人兒歡心,趙禎自然是滿口答應:“你莫著急,現在還不是時候,等到今年郊祀大禮結束後,文武百官都會得到封賞,到那時再一並封賞也不遲!”

趙禎所說的這個秋季郊祀大禮按照慣例應該是在開封的南郊舉行,但此時擔任次相的宋庠翻看了黃曆認為典禮當天的日子不適於在戶外舉行大禮,為此他建議應該效仿開國之君趙匡胤在建隆年間的先例將大典的舉辦地改在皇宮內。經過有關部門的一陣商議,最後大典的舉辦地改在了皇宮裡的大慶殿。

就在大典舉行的前一天,言官們聽聞趙禎將會利用這次給百官加官的契機直接繞過中書省轉而以皇命的形式給張堯佐再次加官。一時間,禦史台和諫院的言官再次集體震怒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讓言官們集體震怒的原因就在兩個人身上,其中一個就是張堯佐,另一個便是趙禎在宮內的大紅人、大太監王守忠就是上次帶兵平滅宮廷兵亂的那位太監兄)。此時兩府大臣當中還空缺了一個參知政事的名額,傳言說張貴妃已經得到了趙禎的允諾,這次加恩百官趙禎就會把張堯佐給直接任命為參知政事,而王守忠也在私下裡向趙禎討了一個節度使的頭銜。

這次出來挑頭的言官是剛剛被任命為侍禦史的彭思永。他提議讓大夥集體去請求趙禎接見,然後力勸趙禎不要給張堯佐和王守忠加官。但是,有人卻表示反對並認為應該等詔命頒發下來之後再去勸諫,畢竟現在隻是聽聞的傳言。

彭思永大怒,吼道:“我們必須先把這事直接給陛下挑明了,如果等到命令發出就一切都晚了!”

說完,彭禦史卻見身邊的人都不吭聲,這個樣子完全就表明這些人不讚同他這樣做。說到底這終終究隻是個傳言,況且趙禎之前明令言官不得風聞言事,在這個馬上就要大行封賞的節骨眼上惹怒了趙禎,那指定會吃不了兜著走。言官也是人,也有妻兒老小要養活,這時候誰願意跟皇帝陛下的賞賜過不去呢?

這事還真有人敢,比如這個彭思永。儘管同僚的態度和行為讓他差點吐血,但他還是憑著一股虎勁兒單獨給趙禎上了一道急奏。

彭思永在這份奏疏裡說道:“聽聞陛下這次準備給張堯佐和王守忠封官,而且還是參知政事和節度使這等高官,想必你這次加恩百官的主要目的就在於此吧?依臣看來,你這就是在堵我們的嘴。可是,陛下,外戚秉政和太監用事可是曆朝曆代的亡國之舉,難道你不知道嗎?難道你想當亡國之君嗎?”

彭思永的這道奏疏的用詞可謂是太勁爆了,趙禎看完直接暴怒!他立馬派了一個太監前去斥責彭思永純屬在胡說八道,而且還問他這些消息都是從哪裡聽來的?

眼瞅著彭大膽就要倒黴,諫官吳奎趕緊出麵營救。他對趙禎說道:“禦史本就有特權可以風聞言事,不管這事是真是假,陛下能容則容,不能容就適當處罰一下就行了。如果陛下非要追究這事到底是誰說的,那麼以後可就沒人再敢給禦史透露內幕信息了,假如真到了那個時候,這對朝廷來說並非幸事啊!”

新任的禦史中丞郭勸也為自己的下屬求情,他說:“彭思永此舉雖然魯莽,但他也是出於一片忠心,所以還請陛下不要對他處罰過重!”

如此這般之下,趙禎的怒火才稍微平息了一點,但彭大人還是遭了秧,他被貶出京城出任宣州知州。

給張堯佐加封參知政事這件事到底有沒有?顯然有,但這隻是張貴妃的一個美夢而已,趙禎將會用事實證明他雖然喜歡這個女人,但他絕對還沒有到對其言聽計從的地步。他好美色不假,但他還沒到因此而淪為昏君的地步和程度。

趙禎對彭思永的懲處讓所有人都大為吃驚,他的這番舉動似乎表明他真的沒有給張堯佐和王守忠加官的打算,但明眼人都知道趙禎之所以這麼憤怒正是因為彭思永正好點中了他的要害。為了徹底斷絕趙禎的念想,禦史中丞郭勸帶領手下的一幫禦史前去向趙禎請見。

這次的會麵很有藝術性。郭勸根本就沒有提張堯佐的事,而是直接請求趙禎這次大典結束後不要加恩百官,如此就可為朝廷節省一大筆錢財,畢竟國家近幾年災禍不斷,這日子還是緊著點過為好。郭勸以為自己的招數很高明,但趙禎早就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了,想跟他玩這種套路隻能是他的手下敗將。果不其然,趙禎不留任何餘地就把這個建議給否決了,祖宗家法豈能隨意更改,郊祀大典結束後必須要加恩百官,這事不容商議。

郭勸不死心,回家後他又給趙禎上了一道奏疏,但趙禎仍然不為所動。看樣子趙禎這次是鐵了心要給張堯佐和王守忠加官,怒火攻心之下,郭勸以辭職相威脅,趙禎也來了脾氣,他欣然同意。不過,在新任禦史中丞上任前,你郭勸還是得先乾著。這個新任的禦史中丞趙禎很快就選好了,他便是樞密直學士、給事中、益州知州田況,但田大人這會兒還在成都等待趙禎的那一道正在路上的任命詔書。

九月,郊祀大典如期在大慶殿舉行。在這之後便是加恩百官,所有官員官升一級並發放各種福利慰問品,但是請注意,這裡麵可沒有張堯佐的份兒。為了不刺激到那幫言官,這次就連王守忠也沒有被加官,但其他大臣則是一個也沒少。

這裡麵帝國的頂級官員所得封賞自然是最為豐厚的,夏竦、王德用、程琳、李昭亮這些在外地鎮撫一方的朝廷元老都得到了大量的賞賜,而在京的高官也是一並受賞:首相文彥博加禮部尚書,次相宋庠加工部尚書,樞密使王貽永加鎮海軍節度使、進封鄧國公,夏竦加鄭國公,王德用加冀國公,樞密使龐籍和參知政事高若訥同加戶部侍郎。

在中書省擬定封官名單時,參知政事高若訥對宰相文彥博說道:“現在國家冗官現象已經太嚴重了,這次又要大舉加官和封官,這實在是不應該啊!陛下到底怎麼想的?”

對此,文彥博笑而不語。事實上,這些事他和趙禎早就盤算好了,之所以要給朝臣大舉加官,之所以這時候沒有給貴為三司使的張堯佐和王守忠加官,這些都是有內幕的。一切都如彭昌永所言的那樣,趙禎和文彥博之所以這樣做都是為了要先行堵住這些人的嘴。

喜歡北宋帝國興亡史請大家收藏:()北宋帝國興亡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逃離渣男後,被禁欲太子爺寵上天 [紅樓]升官發財娶黛玉 思你如狂 海洋求生:全服就我擁有物品提示 我們小區又穿越了 末日序列車隊:我能升級物資 我,隨身軍火庫,鑄就盛唐帝國 物價瘋貶,她做惡毒女配日入千元 末世:我的列車無限升級 說唱:從地下開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