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執中被罷,首相之位隨之虛位以待。趙禎要麼選擇由人替代陳執中,要麼直接讓另一名宰相劉沆擔任獨相,而他最後的選擇再次讓人大呼意外。趙禎沒有讓劉沆擔任獨相,而且他給劉沆找了兩個伴兒,也就是說,宋朝在時隔多年後再又一下子蹦出來三個宰相:特命忠武軍節度使、知永興軍文彥博為吏部尚書、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特命宣徽南院使、判並州富弼為戶部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工部侍郎、平章事劉沆加兵部侍郎、監修國史。
從這份任命上來看,文彥博這一回兼領昭文館大學士就意味著他直接壓過劉沆成為了首相,劉沆則是次相,富弼在三人中則是排最後。
時隔將近四年,文彥博再次重回京師並接管相印,而富弼則是時隔十年才得以重回朝堂,此時的他已經是五十一歲了。十年的外貶生涯改變了韓琦的心性,而富弼同樣如此,文彥博雖然沒有他倆這麼慘,但這三個在此之前都是一腔熱血且立誌於要讓宋朝在他們手裡改天換地的帝國精英此時都變了模樣。用一句大家都懂但卻滿是心酸甚至是諷刺的話來說就是,他們如今都變得“成熟”了。
身為臣子,立誌富國強兵的後果就是為天下所不容如之前的範仲淹,如之後的王安石),之前他們知道這個道理但卻仍然義無反顧地跳進了這水深火熱之中,如今當他們親身去踐行了之後才知道為天下所不容到底是何種後果和滋味。
屠龍少年終成惡龍。他們三人曾經都是少年,也都曾手握屠龍刀,可在他們成功屠龍之後卻被彆人當成了惡龍,於是他們也被後來者給屠了一回。那時候的他們並不是惡龍,如今當他們再次重回權力之巔也不是什麼惡龍,但他們同時也不再是之前的那個屠龍的少年。他們的心中不再有那麼多的不平和憤怒,手中也不再有那把屠龍之刀,他們變成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守護者。
當宣布文彥博和富弼出任宰相時,趙禎特意派了幾個太監偷偷地跑到大殿後麵去觀察朝臣們的反應,而結果是任命宣讀完畢之後,朝臣們無不交相稱賀,他們都說皇帝這次真的是選對了人。當趙禎得知此事後也是不禁有些自鳴得意,他幾天後對前來奏事的歐陽修特意說到了此事並對歐陽修說道:“聽說以前皇帝在拜相時會求助於夢境或占卜,朕這次用文彥博和富弼為相引得百官交口稱讚,這豈不是比夢卜之事還要靠譜嗎?”
歐陽修當然也是樂於見到此二人拜相,既然皇帝陛下這麼高興,他也就趁勢小小地拍了一回趙禎的馬屁。由於之前因罷免陳執中一事而鬨得有些不愉快,君臣二人也就此冰釋前嫌。
不過,對於文彥博和富弼,趙禎還是有不同看法的。由於文彥博拜相,所以趙禎特將龐籍調往京兆府接任其職。龐籍路過京城時,趙禎特意讓其覲見並談到了文彥博和富弼二人。趙禎覺得文彥博雖然有宰相之才,但他這個人似乎有些過於追名逐利,而富弼則是萬口一詞的“賢臣”,幾乎沒有什麼毛病。
然而,龐籍卻有不同看法:“臣以前跟文彥博同在中書省共事,此人其實一心為公並沒有什麼私欲,陛下所聞皆不過是某些人對其蓄意貶損。不過,想必有了上次被罷相的經曆和教訓,那麼他以後也定會更加謹慎和小心行事。至於富弼,他以前隻是樞密副使,所以並未真正執掌朝政,他也因此而沒怎麼得罪過人,所以他的口碑才這麼好。以後這些人會怎麼說他,我們現在都還猶未可知。陛下既然選了他們為相就請信任他們,然後觀其成效,切莫因為有人進言就對他們將信將疑,這對國家和百姓來說都說不是什麼好事。”
龐籍這番話聽上去完全就是在忤逆趙禎,趙禎說文彥博不好,可他偏要為文彥博正名,趙禎說富弼是賢臣,可他非要說一切要看富弼今後的表現。但是,龐籍實際上卻是都在為這二人的將來鋪路,也可以說是在給趙禎打預防針。他希望趙禎這次不要再把宰相當玩具,畢竟他和陳執中都是屁股還沒怎麼坐熱就被人從宰相的那把椅子上給提溜了起來。
趙禎當然不傻,他明白龐籍這是話裡有話,於是他隻好尷尬地回了一句:“愛卿所言甚是!”
文彥博和富弼是在這年的六月被趙禎拜相,兩個月後,趙禎收到了一份讓他震驚不已的密報——他的皇弟、遼國的皇帝陛下耶律宗真駕崩了,時年僅三十九歲!
作為一個在位長達二十四年的帝王,耶律宗真於遼國而言卻難言一代聖君。毫不誇張地說,遼國雖然是在他的兒子耶律洪基手裡走向了衰落,但遼國由盛轉衰卻是在的治下開始的。遼國的國力在遼聖宗耶律隆緒當政的中後期達到了鼎盛,但隨著他的離世,年僅十五歲的耶律宗真儘管頂著一個遼國皇帝的名號,可實際的朝政大權卻在他的生母蕭耨斤手裡。蕭耨斤掌權僅僅三年,但這三年時間已經足夠讓蕭耨斤把遼國給折騰得不輕。三年後,時年十八歲的耶律宗真發動政變囚禁了蕭耨斤由此獨掌遼國的皇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上去耶律宗真似乎會以此為起點將遼國帶向一個更高的巔峰,但現實卻是他就此止步於前。遼國在當時已經是東亞的第一強國,耶律宗真根本沒有再攀高峰的動力。這個從小就深受漢文化影響的契丹娃沒有想著如何把這個被他母親給禍害不淺的國家帶回正軌,而是就此沉溺在天下第一強國的歌舞升平裡。可以說,耶律宗真是遼國曆史上最像漢人皇帝的遼國皇帝,順帶著他把自己的兒子也調教成了這副模樣。
耶律宗真在宗教方麵崇尚佛道,而在文化方麵更是頗有造詣。史稱其“善騎射,好儒術,通音律”,而且他還尤善詩詞丹青,為此他還特意將自己的畫作當成禮物送給了趙禎,而趙禎也以書畫回贈。宋遼兩國的皇帝竟然能夠如此的兄友弟恭,趙光義如果泉下有知的話定會為此而驚掉下巴。
說到耶律宗真,那麼有兩件事就不得不提。其中之一便是他趁著宋朝陷於宋夏戰爭的泥潭而狠狠地敲了一筆宋朝的竹杠,這險些讓宋遼兩國之間再起戰火,但最後耶律宗真無疑是贏家,他讓遼國每年能夠從宋朝多拿二十萬貫的歲幣。換算成如今的貨幣,這基本上讓遼國每年多從宋朝拿走了一億元人民幣。親兄弟明算賬,耶律宗真在這件事情上可謂是深得此話的精髓。但是,很不幸的是,這件事也成了今後遼國行將滅亡時宋朝趁火打劫的理由。
耶律宗真在位時的另一個不得不說的“功績”便是他前後兩次對西夏發動的戰爭。他本想將遼國的聲望推向曆史的頂峰,如果他能滅掉西夏,那麼他就將如願以償。遺憾的是,遼國不但沒有滅亡西夏,反而因此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堪稱史詩級的慘敗。除了後來的女真人,遼國從未被人如此虐待過。兩次遼夏戰爭讓遼國不但損兵折將無數,而且其國力也由此而急轉直下,雖然這裡麵有很大原因要歸咎於那場對西夏而言有如天降神兵的沙塵暴,可事實不容更改,而事實就是遼國有將近十萬人折戟沉沙於西北。
不客氣地說,如果宋朝當時的皇帝是宋太宗或是宋神宗,那麼遼國極有可能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被宋朝給掏了襠並就此亡了國,至少也是會讓宋朝將燕雲地區給搶奪過去。當然,這可能隻是我個人在涉嫌意淫。
我個人甚至認為遼國對西夏戰事的慘敗可能是導致耶律宗真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之一,亦如後來的宋神宗因為五路伐夏和永樂城的大敗而心神俱損繼而同樣英年早逝。毫無疑問,耶律宗真這輩子恨透了李元昊,恨透了沒藏訛龐,他恨不能將這二人碎屍萬段。可是,麵對眼前的現實,他又無力再為自己雪恥,最後隻能是滿含憤怒和屈辱地在公元1053年2月接受了西夏的請和。三年之後,年僅三十九歲的耶律宗真龍馭賓天。
耶律宗真駕崩之後,此時已經二十三的遼國皇太子耶律洪基就此繼位稱帝成了遼國曆史上的第八位皇帝。然而,耶律洪基的皇位其實並不穩固,因為他的那位被其父封為“皇太弟”的皇叔耶律重元同樣有資格稱帝,並且耶律宗真生前曾許諾過要將皇位傳給耶律重元,但事實證明耶律宗真擺了自己弟弟一刀。
為了安撫耶律重元,耶律洪基下詔封其為“皇太叔”,這意思就是假如耶律洪基有什麼意外,那這皇位就由耶律重元接任。同時,耶律洪基也尊自己的那位已經七十五歲的祖母蕭耨斤為太皇太後。
喜歡北宋帝國興亡史請大家收藏:()北宋帝國興亡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