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抱著他的手臂:“嗯嗯,你說過不會騙我的,不可失信於人。”
“學者”無奈,被這孩子的天真所打動:“真拿你沒辦法,彆亂動,我幫你上藥,以你的自愈能力,一天就好。”
白色粉末狀藥物撒在傷口上,然後纏上紗布打結。
“學者……”
“有事?”他被陳曦扒拉一下手臂,筆鋒直接歪了,他劃了一道重新寫。
陳曦很認真的看著他:“如果本體沒了,你會死嗎?”
“學者”繼續寫實驗報告:“不會,怎麼突然問這個問題?”
陳曦直言:“本體可能會被審判。”
“學者”瞬間來了興趣,轉動著右手的筆:“怎麼被審判?”
陳曦擔心自己說的話會被本體以及其他切片聽到,有所顧慮:“我們之間的交流他們知道嗎?”
“……”
“記憶共享沒開,你放心說。”
“會有人將本體告上法庭,本體將被水神審判。”
“有意思的想法。”
“你希望這是真的嗎?”
“沒有人會願意自己的生命掌握在他人手中,我也是如此。”
非正文————————————
將情感寄托在某個角色身上就比如我現在寫的“陳曦”,他在那個世界本來就渴望被愛,到了提瓦特大陸我也不忍對他發刀。
作者是孤獨的,每天在自己一個獨立封閉的空間思考創作。
文章寫久了作者對自己筆下的角色產生些感情,或不忍或憐惜,一個角色本來就慘,再來一刀的話他隻會很慘。
共感能力強和對此敏感的作者可能會因此感到愧疚和負罪感,愧疚自己明明是那個世界的主宰,是那個世界的創造者卻沒有給角色一個美好的生活,負罪感是因為角色的慘都是自己造成的,寥寥幾筆概括角色的悲慘遭遇,造成他悲慘的人生。
說實話我感覺我已經把“陳曦”這個角色當成一個需要關心愛護的另一個我,將美好的情感寄托在他身上,他受傷了我也會心疼。換言之,哪個作者不會心疼自己筆下的主角?哪個主角不是作者親兒子女兒?
後麵我會寫他在藍星上的遭遇,可能含有刀。其次我不太會寫虐文,雖然虐文看的不少,但我不太想刀主角。
作者一般對自己角色應該是非常熟悉的。就像熟悉自己一樣。角色的性格,外貌全印在自己腦海裡。而且對角色一定會有共鳴。就是你寫角色時一般都會帶入進去。隻有真情實感你才能把最真的東西表達出來。
人剛出生時就像一張潔白無瑕的紙張,至於後麵紙張上的顏色和破損是後天形成的,人為乾預的人結果,並不是一個人生下來就是什麼什麼樣的人,這是我根據戰國時期孟子的“性善論”所理解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