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雅氏說“這可不是賭氣呢,在這種大事上可不敢賭氣,這是關乎你一輩子的。”
秀英點頭“天底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兒,占了這頭就缺了那頭。眼下看,這是最合適的。”
烏雅氏點頭“你這話說得有道理。你可要想好了?”
秀英點頭說“都想好了,隔壁平王府的門第不低。”他阿瑪一心想把自家的門第抬起來,就怕額娘去世了或者是舅舅不在了家道中落,自己嫁到鐵帽子王府他心裡放心。
她接著說“福彭又是個溫和的人,那人好說話,也不擺架子,阿瑪額娘也和氣。加上離著娘家近,能隨時來往,我也能經常見到額娘。”這樣一來,額娘放心。
烏雅氏點頭。
桂枝立即問“你彆說這些,這些都是能商量的。關鍵是你心裡麵歡喜不歡喜?”
歡喜不歡喜?
秀英沒什麼感覺,對福彭不討厭也不喜歡。
她心想,這不都是湊合著過日子嗎?
對方表現得好了,她也積極一些,對方表現得不好,她懶得配合。
然而額娘在這種事情上鑽牛角尖她如今也看出來了。就說“額娘這話說得我就沒話接,我和他才見了幾麵說了幾句話?歡不歡喜日後才能說得出來。我就覺得他合適,合適就夠了。”
桂枝還想說,在烏雅氏的目光中閉嘴了。
烏雅氏說“關於這事兒,我也討人煩一回,我做主了,就這麼定下了。十四家的。”
十四福晉趕緊應了一聲“額娘,您吩咐。”
“你當個媒人跟人家透個信吧。”
“誒。”
皇後招了宮女進來,在她耳邊說了幾句,宮女就出去告知大殿上等著的人了。
外麵三個男人都覺得這事兒該這麼辦,十四和平王的關係好,是這件事的主要推手。舒祿克覺得平王家不僅家世好,孩子也不錯,他是挑不出毛病,無奈公主嫌棄,他又沒法勸動公主。
雍正也覺得平王家沒什麼不好,覺得這結果不錯,就說“等明年選秀結束,朕給他們指婚。”
就算是公主的女兒,也要經過選秀這一道關口。
海棠在一邊看了一場,也沒插上話。
等桂枝一家和十四兩口走了之後,雍正直接去前麵批折子去了,今天為了外甥女
()的事他浪費了不少時間,也就沒再陪著老額娘聊天。
烏雅氏就拉著海棠和皇後說“枝枝在英兒的事情上已經魔怔了。”
皇後說“她這一腔心思都是為閨女打算。”
烏雅氏冷哼了一聲“她平時看著挺精明的,在這件事情上卻犯了傻。這話我老婆子也就在你們兩個跟前說,彆人跟前我斷然不會說的。如果真的平王家陰盛陽衰,反而是件好事兒,平王家在咱們眼裡也就是一處王府,但是在外邊兒京城裡麵,這也是一處鐵帽子王府,英兒是自己做主好還是服侍丈夫好?”
海棠笑容擴大,和老額娘對視一笑。
烏雅氏就說“所以說那是個傻枝枝。”
皇後表情沒變,心裡如何想不知道,嘴上說“人和人求的東西不一樣,她日子過得好,也想女兒過好日子。”
烏雅氏沒再說話,婚後的女人九成都盼著丈夫立即遭厄運橫死外麵,如果能留下錢財就更好了。
讓她自己說,當初主子爺在的時候,縱然是日子過得去,也曾恩愛過,但是他駕崩了才是好日子,連一開始最難忘了他的宜妃現在都不念叨他了,這就是證據。
烏雅氏說“不說這個了,既然搬回來了,我就不回去了,在這裡等著過年。”
皇後趕緊說“皇上也是這個意思,安排他們過幾天就搬回來。”皇後看的出來他們母女有話說,就站起來“外邊還有一些事沒有處理完,兒媳就先去把事給辦了,讓妹妹陪著您說會兒話,待會中午咱們一起用午膳?”
烏雅氏帶頭“你這安排很妥當。”
海棠站起來送嫂子出去。
外麵桂枝夫妻兩個帶著英兒出宮,到了午門前麵停車的地方,舒祿克扶著汽車的車門跟母女兩個說“趕緊進去,外麵冷。”
這時候弘曆小跑著來了,嘴裡喊著“姑媽,姑父。”
桂枝轉頭,英兒提起裙擺抬腿上了車,坐進了裡麵。
桂枝立即說“你看你這孩子,你兄弟在外邊呢,你怎麼不打一聲招呼就上車了?”
英兒聰明,就弘曆的那點小心思她隱約感覺到了。被額娘說了一聲沒下車,當沒聽見。
在外麵桂枝不好罵她,舒祿克以為女兒還在為成親的事生氣,就跟桂枝說“罷了,讓她進去吧。”
弘曆跑來,喘著氣說“姑媽和姑父這就回去了?您二位去不去大哥家裡麵赴宴?要不把侄兒帶上?侄兒的車今兒輪子鬆了,被送去修,現在都沒送回來。”
桂枝本來想著把女兒先送回去再去弘暉家裡,聽了就說“也成,你和我們一起去吧。”她對車裡的英兒說“英兒,來跟你兄弟打個招呼。”
英兒從另一邊直接下車,就說“我有個物件兒忘到慈寧宮了,您三位去吧,我不去大哥哥家了,我中午跟著外祖母吃飯,晚上再回去。”
桂枝說“你怎麼又不去大哥哥家了?”
英兒直接把披風的帽子戴上,領著侍女就要去慈寧
宮。
弘曆說“姐姐,大哥哥這次晉升是大好事兒,不去不合適,要不然你去他家露個麵兒再回宮裡來。”
英兒不聽,轉身要走,桂枝被這丫頭氣得跺腳,跟舒祿克說“你們去吧,我看這小祖宗又想乾嗎?”
弘曆立即說“要不,先送姐姐去慈寧宮,咱們晚點也沒什麼。”
舒祿克就說“也行,公主,咱們去跟太後說一聲。”回頭要是弘暉問起來也有話說,就說英兒留宮裡陪著外祖母了。
英兒已經走遠了,該往西路慈寧宮前麵的巷子裡去,她不想路過內務府,慈寧宮前麵就是內務府各司的班房,雖然隔著高牆不能見麵,但是她就是不想從那邊過,那邊吵吵嚷嚷讓人聽著心煩。所以英兒想通過金水橋進太和門,路過三大殿來到乾清宮,從乾清宮旁的隆宗門拐到慈寧宮去。
她走得快,從金水橋上進入太和門,這太和殿的侍衛看著一個穿大紅披風裹得嚴嚴實實的人帶著兩個丫鬟要進去,就攔在前麵,這不是她該走的地方。
偏巧英兒的弟弟這幾日當值,來太和殿這裡傳信,就說了幾句,帶英兒進去。
桂枝夫妻兩個和弘曆則是直接走了宮巷,巷子很長,按說該一眼看到英兒,卻沒看到,夫妻兩個頓時心慌。
英兒被穆祿送著越過了三大殿,要路過隆宗門的時候看到雍正走來,舅甥走了一個對麵。雍正進入隆宗門穿過內右門再走一條巷子就是養心殿了。
他看到英兒姐弟問“這是怎麼了?怎麼又回來了?”
穆祿說“姐姐說她東西拉在外祖母那裡了。”
英兒耷拉著腦袋,雍正就知道這孩子是來避難的,再貴重的東西落在外祖母這裡又不是丟了,回頭她外祖母給她收起來,過幾日又到她手上了,值得她再跑一趟?
這模樣必定是有內情,老額娘剛回來,才生過一場氣,這時候再因為她生氣可怎麼辦?
雍正就說“你也彆去了,跟舅舅回養心殿去,磨墨鋪紙會乾吧?今兒都去你大哥家了,也是你倒黴,朕就抓你這個壯丁乾活。”
英兒瞬間抬起頭仰著笑臉,連聲應是。
雍正看她小模樣笑起來如百花開放,就樂著說“你小姑娘年紀輕輕就該多笑,天天耷拉個臉,愁眉苦臉算什麼樣子。走吧,回養心殿去。”
帶著他們姐弟兩個回了養心殿。
桂枝夫妻和弘曆急匆匆地來到慈寧宮門口,問守門的太監“我們家大格格來了嗎?”
太監指著隆宗門“剛看到一個穿大紅的,像是大格格,和您家的穆大爺站在隆宗門和皇上說了一會兒話,跟著皇上去養心殿了。”
桂枝夫婦一聽,連忙去養心殿,蘇培盛出來說“公主,今兒沒人在皇上跟前當差,皇上留大格格在跟前撿折子呢,下午就給您送回去,中午就在養心殿用膳了,您放心吧。”
桂枝這才鬆口氣,三人這才回去坐車去弘暉家。
桂枝的兒女比起其他親戚家的孩子文學素養更高,英兒和穆祿在江南長大,那裡文風盛行,英兒養得一身書卷氣,可謂是熟讀詩書。她讀寫都很快,記性也不錯,一旦上手後乾得又快又好。
雍正就誇她“不錯,和你楠楠姐一樣。”
英兒心裡一動,小聲說“舅舅,您看我能來您這裡當差嗎?”
雍正看她一眼,點頭說“來吧,隻看你這上進心朕都不能拒絕,比你那群兄弟強多了,那群人針戳一下都不動。”
英兒說完就後悔了,因為弘曆也乾這差事,要是自己來了,豈不是天天見麵!
她蹙眉說“如果我來了,五阿哥怎麼辦?”
雍正就說“他年後去彆的地方當差,他不能一直待在朕身邊啊!不過朕打算年後讓弘晝接他的活兒,你也知道你弘晝弟弟懶,你回頭看著他點,但凡他偷懶你訓他,他不聽了你來跟朕說。”
英兒高興地說“誒,記住了。”!
rg。rg(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