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一過,八旗上下的目光都放在了選秀上。而海棠則是和十一阿哥一起去看縫線機。
這是她第一次踏足造辦處的工坊,造辦處以前也就是幾十人規模,在內務府乾的也就是一些手工活兒,大部分是為了滿足皇帝的要求製作一些精美的金銀器皿和擺件。
如今他們從宮裡搬出來,是個有三萬多工人兩千多學徒的大衙門了。
工作地方自然也不在城內,而是遷到了南苑範圍內。這也是為了避免外人窺視,有保密目的。
十一阿哥帶著海棠去看了樣品機,叫了幾個人給海棠演示一下。
這樣品機真的很粗獷,頗有些傻大笨粗的模樣,這玩意和舂米的踏錐真的很像,光是長長的杠杆看著就覺得誇張。
這玩意隻能說簡陋,海棠圍著看的時候就有人送來了一籮筐的東西,有皮毛棉布絲綢等,還樣做了一半的鞋底子。
就有人端著盒子過來,打開後裡麵有很多針,選了一枚卡在了杠杆另一端下方的卡槽裡。這針也很粗,上麵有孔穿線。
台板下麵是一個輪子一樣的東西,就是這輪子有四分之一的缺口,也有人在上麵穿線繞線。
準備好了之後,有人從筐裡拿出皮毛疊好放在台板上。
十一阿哥說“姐姐,站遠一點。”
海棠退了一步,一聲號子之後,杠杠那邊的人踩一下踏板,這邊搖著輪子的人轉一下胳膊,彼此合作得很默契,就在呼吸之間,這兩根皮毛縫在了一起。
他們拆了針剪斷線,一邊換針一邊拿來給海棠和十一阿哥看。
十一阿哥說“縫東西挺快的。”
海棠提著這厚厚的皮毛看了一會,就說“快是快,就是不夠精細。也不能控製快慢,如果是縫一指長再轉方向呢?”
“這是小事兒,等會讓他們拿棉布或者綢子給您試試。這工具醜是醜了點,還挺好用的。您能說這工具有缺陷,需要的人多,操作起來勞累,但是您不能說它縫東西不好用。”
換了針之後,把兩塊布料縫在一起的人拿出來幾塊木板,挑選了合適的,把碎布放好,用木板固定,機器開動,他轉著台板上輔助的木板,幾下做了個沙包,就是小孩子玩的沙包,是四方體玩具,送來給海棠看。
海棠歎為觀止,說道“好手藝啊!”
這不是機器的功勞,這機器就是個傻瓜機器,是操作這機器的人手藝好而且選好了工具,要不然高速運行的針隻會紮穿他的手。
海棠看得感慨萬千,創造這一切的都是普通人啊!
她回家的時候帶著這個沙包,讓人抓了一把麥子裝進去,縫住口之後給安康玩兒。
安康早就從四爪著地進化到直立行走,最近在家裡各處亂跑,好在郎惠園足夠大,她兩條小短腿帶著兩隻獅子狗截至現在還沒把整個園子逛一遍。
紮拉豐阿帶著她從海棠手裡接過了沙包,一群侍女領著她到院子裡玩耍。
海棠跟紮拉豐阿說“你明兒出去一趟,我要在家裡招待人。”
紮拉豐阿也沒問招待誰,就說“要不奴才明兒帶著孫女出去逛逛?”
弘陽夫妻兩個不在園子裡,月娥回王府住著,她要輔助皇後選秀,說起來這事兒輪不到她,但是因為這些年秀女一年比一年多,皇後領著幾個兒媳婦忙不過來,就把侄兒媳婦也叫了過去。所以這大孫女才跟著海棠夫婦兩個在園子裡居住。
海棠問“你帶著孩子去哪兒逛?”
“自然是去伊都立他們家啊。”
紮拉豐阿的好哥們伊都立前兩年在山西為官,雍正看他各處不順眼,覺得他為人庸碌,沒什麼成績,把人又給調回京城了,伊都立回到京城後去了太常寺做官,這地方負責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執掌太廟禮儀。
所以這官職一聽就沒什麼油水也沒什麼權利,伊都立和紮拉豐阿抱怨和發配也沒什麼樣了。就是因為在這樣的衙門裡太閒,所以和很閒的紮拉豐阿又開始勾肩搭背,兩人一起到處閒逛,各處吃吃喝喝。
海棠問“你一說起他,我倒是想起以前的一件事兒,他現在還在外邊拈花惹草嗎?”
“沒有,畢竟一把年紀,這心思也沒了。明兒我們一起去烤雞,奴才想著帶孫女去飽餐一頓。”
海棠哼了一聲,不相信這幾個大老粗從沒下過廚房的大老爺能做出什麼好吃的東西來。她再三強調“不熟的東西彆給安康吃。”
“您放心,奴才不敢喂孩子不熟的東西。”
“聽說午飯不熟,是夾生的。”幾個在儲秀宮的秀女聚在門口的走廊下小聲說話。
有人說“蘿卜快了不洗泥,這人多了,又不是要緊的人物,禦膳房自然不會管那麼多。北邊那排房子裡住著的都是吃小灶的,人家飯菜和咱們味道--
不一樣。”
北麵那一排房子向陽,春日被太陽照著非常舒服,這裡住著的秀女不僅住宿環境非常好,連飲食也是上上等的。
這些小秀女出身不一樣,明顯這幾個說話的是出身不夠好,長相也一般,屬於沒前程的秀女,因此沒什麼心理壓力,就聚在一起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