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發往母親處。”
這名叫南星的侍婢聽話照做,將書信交給了甄堯。
甄堯暗想,如今甄家與袁家的關係十分微妙,稍有不慎,便容易落人口實。
遂還是拆開了這封書信,原來信中竟是甄宓讓遠在中山的母親,籌措一批糧秣、镔鐵出來。
以資李翊北征烏桓。
甄堯見此,乃找到甄宓,問其緣故。
甄宓乃為兄長解釋道:
“小妹十歲時,天下兵亂,百姓饑饉。”
“吾家中多有金銀珠玉,儲穀頗多。”
“故謂母親言:‘今世亂而多買寶物,匹夫無罪,懷璧為罪。’
“又左右皆饑乏,不如以穀振給親族鄰裡,廣為恩惠也。”
“母親納我之言,廣施恩惠,故我甄氏得以常青於河北。”
“今河北易主,李冀州決意要與烏桓人決戰。”
“烏桓困邊久矣,若能舉家相助,誠為善事!”
甄堯聽罷,對妹妹敬服不已。
“難道你有此壯烈情懷,父親去後,兩位兄長又相繼離世。”
“承蒙李冀州照料,為兄才能在渤海謀得個功曹官差。”
“既然君侯要遠征遼地,必大征徭役民夫運糧。”
“我甄家在河北頗有人脈,應能相助。”
甄家在冀州是為富為仁,所以很得民心。
隻要甄家開口,一定會有很多民眾參與到此次征伐烏桓的戰事中來。
當即,甄堯遣心腹之人,將甄宓的書信發往中山國。
時張氏為甄家主,既得兒女書信,當下即命人籌備牲畜、糧秣、镔鐵。
又以家中童仆三千人,運送糧秣,發往章武郡。
張氏傾儘家中半數貲財,以資助此次李翊北征烏桓。
之所以如此做,一是因為感謝李翊在此次清算袁氏的活動中保護甄氏一族。
二是甄堯如今在渤海當差,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子,張氏自然將心血全都放在了這兒子身上。
資助李翊,就等於是交好兒子的上級領導。
應該的應該的。
三自然是交保護費了。
從古至今,
從地主豪強到商人資本家,哪有不向上麵交錢的道理?
張氏操持一家,這點規矩還是懂的。
一時間,章武郡不僅得到了來自徐州的糧秣器械,還得到了來自中山國的援助。
李翊對於中山甄氏的慷慨解囊,自然倍是感激。
當即親自擬寫了一封書信,向張夫人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同時又命時任中山國相的高覽,親自登門去慰問。
太守級彆的高官親自登門拜謝,這排麵也算是拉滿了。
李翊投桃報李,命高覽多為張夫人大開方便之門。
凡有能幫之處,多多幫忙。
如有解決不了的,可以越過高覽,直接上報到他這一州方伯這裡來。
又等了幾日,馬超、張繡、呂布的兵馬先後趕至。
李翊即命人大宰牛羊,犒勞遠道而來的諸位將士。
牛牛在軍中可不單單是填肚子用的。
它更起到振奮軍心、鼓舞士氣的作用。
所以一般出征前,或打了勝仗,亦或相持太久,都會殺牛犒賞軍士。
李翊親自出席,舉盞走過席間,逐一拜謝遠來的將軍們。
“張破羌,翊敬你一杯。”
李翊舉著酒盞,來到張繡身前。
張繡慌忙舉盞緩禮:
“……不敢不敢,郯侯請。”
此次河北、河南的大戰,因為張繡力戰有功,被升任為了破羌將軍。
張繡在感謝賈詡為他指明道路的同時,也十分感謝李翊願意給他一個出戰的機會。
所以李翊此次征伐烏桓,張繡表現是最為積極的。
第一時間,便率領本部兵馬趕來章武,響應李翊的號召。
說起來,曆史上的張繡其實也隨曹操參與了征討烏桓的作戰。
不過可惜還沒到,張繡就死在了半路上。
有陰謀論說是曹操報複張繡,故意整死的。
這就有點過於小看曹操了。
張繡跟隨曹操打北方打了七年,曹操要弄死張繡的方法多了去了。
完全沒必要在平定河北這個重要的時間點上,殺死一個有功之臣。
而且當時曹操也沒有平定涼州,逼死一個西涼貴族,完全是一樁賠本買賣。
至於《魏略》中提到的,是曹丕指責張繡殺了自己大哥,張繡羞愧自殺死的。
這件事首先在時間上存疑。
因為期間曹丕停留在了鄴城,並沒有跟張繡去到南皮。
並且曹丕這個人的性格是非常陰的,擅長隱忍。
讓他高調公開威脅一名對曹操十分有作用的人物,以曹丕的腦子是乾不出這樣的事的。
所以目前最為學者所接受的說法,還是張繡死於水土不服的疫病。
郭嘉死於水土不服隻是北征烏桓的冰山一角。
其實當時很多隨曹操征討烏桓的人,都染病去世了。
所以,李翊此次出征,把漢末第一防疫高手張仲景一並給帶上了。
除張仲景外,還有三百名剛從“徐州醫科大學”畢業的學生。
這是第一批,自徐州設醫學校以來畢業的學生。
也是李翊從劉備那裡討來的,全都被李翊帶到了東北去。
正好給小年輕們上上強度,好生磨煉磨煉。
“……溫侯請了。”
敬完張繡,李翊又來到呂布跟前。
“溫侯在此次北伐之戰,功勳卓著,使故人聞之,好不歎羨。”
“……哈哈哈,哪裡哪裡,虧得李郯侯保舉。”
“布才能在此次北伐之戰中,為國家討賊。”
“以後還要為國效力的機會,還請郯侯多多照拂一二。”
呂布仰頭大笑,之所以如此高興。
是因為論功行賞之時,朝廷給呂布的溫侯贈益了一千戶的食邑。
如果說其他的封賞還隻是掛個名的話,那這食邑的增加,就是實打實的好處了。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呂布得了好處,自然喜笑顏開。
“……不過。”
呂布忽然話鋒一轉,眉頭皺起,沉聲說道:
“此前征伐袁氏,河北富庶,我軍中將士倒是樂意效力。”
“但此次卻是要遠去東北苦寒之地,此卻難呐。”
李翊微微一笑,當即指帳外不斷運送進來的糧車道:
“……溫侯,可瞧見了帳外的輜重?”
“裡麵載滿了糧秣金銀。”
“如今溫侯是為國家戍邊,朝廷哪裡會虧待有功之臣?”
“這樣罷,待平了烏桓之後,這些輜重,你取百輛回去!”
呂布眉梢一揚,但仍作為難之色,歎道:
“非是布不念老友之情,當初布窮途末路,來投劉徐州。”
“還是李郯侯為布指明道路,叫布去了汝南。”
“後又在淮南戰事中,討袁術有功,在汝南立住腳跟。”
“若論交情,布自當相助郯侯。”
“隻是東北苦寒,縱然布願為郯侯灑血,隻恐我帳中兄弟頗有微詞啊。”
哈哈……
李翊牽唇一笑,把手一招。
又是百來輛車運送進來。
“……看仔細了。”
呂布撓撓頭,皺眉道:
“郯侯這不是為難我嗎?”
“……這不是錢的事兒,實在是我帳下兄弟們不想去。”
說到這兒,李翊忍不住笑了。
隻是這笑不同於剛才的歡喜,而是一種輕蔑的嘲笑。
“……奉先呐奉先,叫我說你什麼好。”
“劉將軍一向愛你之才,故屢屢於我麵前說你好話。”
呂布一愣,暗想劉備有經常說他好話嗎?
他怎麼感覺是李翊對他比較好,反而劉備不太喜歡他呢?
“念在劉將軍的麵子上,故我有意栽培提拔於你。”
“北征烏桓,乃是利國利民,立衛、霍不朽之功的千載良機。”
“一旦功成,名垂竹帛,永世流芳。”
“旁人求都求不來,你卻在這裡推三阻四。”
“……罷罷罷,汝若不願去,即刻從何處來,回何處去。”
“休要跟我多言!”
李翊一甩手,扭身便走。
獨留呂布愣在原地,在風中徘徊。
他大腦飛速旋轉,暗想莫不是真是自己錯怪李翊了?
可仔細一想,自從按照李翊的吩咐來做。
討袁術、伐袁紹,過程雖然艱苦,但最後確確實實撈到了許多好處。
此次北征烏桓同樣艱苦,最後說不定也能得到海量財富。
……嗯!
想通了這一點後,呂布趕忙追上李翊,拉住他的衣袂,低眉賠笑道:
“李郯侯息怒!”
“適才酒醉,一時戲言耳。”
李翊回頭,漫不經心地瞥他一眼,半開玩笑地調侃說道:
“……溫侯啊,酒席上可以醉酒戲言。”
“戰陣之上可亂來不得。”
哈哈哈!
聽到這話,席間眾人全都笑了。
見李翊給了台階下,呂布趕忙抓住機會,抱腕正色說道:
“布本就起於邊地,今能回到邊地,為國家戍邊。”
“此乃布之幸事也!”
“願聽候郯侯差遣,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嗯……
孺子可教也。
李翊拍了拍呂布的肩膀,看來把他丟到汝南曆練兩年,這腦子確實開竅不少。
掠過呂布,李翊來到了今日最後一位賓客麵前。
這位更是重量級,
正是現任並州牧,有神威將軍之稱的西涼錦馬超。
“……孟起,彆來無恙否?”
馬超起身見禮:
“郯侯威震河朔,超好不敬佩。”
“那位龐士元先生亦是天下奇才,超與之交往亦受益良多。”
“此前年少不懂事,多有得罪之處。”
“還望郯侯多多恕罪。”
話落,單膝便要下拜。
李翊趕忙伸手將之扶起,忙問:
“孟起何故如此?”
馬超出聲解釋道:
“向日在太原時,超因軍務倥傯,有失拜訪。”
“今得郯侯相邀,大慰仰慕之私!”
李翊一怔,暗想他離開的這段時間,馬超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怎麼突然這麼佩服自己了?
不是突然佩服,是馬超本就佩服李翊,隻是從前暗自與李翊較勁兒。
故麵上言語比較衝。
但自龐統去了並州輔佐馬超後,馬超每每便對龐統的治事能力深感佩服。
而當聽到龐統談及自己的能力不及郯侯十一,又將郯侯的一些事跡告訴馬超之後。
馬超內心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種變化,來源於成長。
我們都說獨立是最能讓男人成長的。
自來了並州,掌控一州之地之後。
馬超才意識到,當老大可真不是一個好活啊。
人人都在勾心鬥角,爭權奪利。
光有武力是完全不夠的。
可當見到龐統,隻是筆墨一揮,便將一係列令馬超都覺得棘手的問題給輕鬆解決之後。
他才知道,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此前年少無知,眼下他隻想抱緊李翊的大腿。
“郯侯在上,受超一拜!”
撲通一聲,馬超竟當著眾人的麵向李翊跪了下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