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帝王一怒伏屍百萬,今天這種時候被人壞了心情,朱允熥沒大開殺戒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其他人都不敢勸說,此時竟然有人敢站出來勸阻朱允熥,這是找死嗎?
隻是眾人見站出來之人竟然是蘇伯衡後,又忍不住將到嘴邊的鄙夷收了回去。
如今朝中能算得上百官領袖的也就隻剩下蘇伯衡了,相信他此時站出來應該也不會是無腦之舉才對。
“蘇公,有什麼要說的,莫非是想給這些逆賊求情?”
給張姓官員等人安上逆賊的名頭其實也並不影響什麼,他們做的事情其實和叛逆也沒有太大區彆了。
蘇伯衡眼瞼顫了顫,還是躬身道:“陛下,今日乃是您登基的大喜日子,本應該大赦天下才對,所以老臣覺得不應該開殺戒。”
“哦!那以蘇公之見應當如何?”朱允熥嘴角緩緩翹了起來。
蘇伯衡見狀佝僂的腰背都挺直了幾分,朗聲道:“老臣認為陛下應行仁政。”
“該死!這蘇伯衡真該死!”
二樓之上的老朱聽到這話,當即就是拍桌子罵了起來;“狗屁的仁政!咱乖孫登基之日被人如此逼迫,他還有臉在此蠱惑君王!”
湯和、傅友德兩人麵色也都不是很好看,身為軍伍之人最喜歡的就是快意恩仇。
現在朱允熥都被人當眾打臉了,蘇伯衡還讓朱允熥大度些,簡直就是不當人子。
但他們心中也知道,麵對這樣的場景、時間,朱允熥還真不一定就會大開殺戒。
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
朱允熥聞言後麵色迅速就冷了下來,一股莫名的威儀陡然升起。
“蘇公說得倒是不錯,登基之日就不能開殺戒?”
“朕倒是想問問這是誰定下的規矩?”
“這……”蘇伯衡一頓,隨即硬著頭皮再次躬身;“陛下,此乃聖人之言,更是曆朝曆代傳承下來的規矩。”
“嗬嗬!好,好一個規矩。”朱允熥冷笑聲傳蕩四方,使得周圍百姓和官員都聽得清清楚楚。
“聖人的規矩?還真是好規矩啊!那朕想問問蘇公,你可是自大明建國之前就跟隨在皇爺爺身邊,可知曉我大明建國之日北方正在進攻暴元大都?”
“你說登基之日開殺戒不詳,那是不是朕也可以認為你是在說皇爺爺當初登基建國之日進攻暴元預示著我大明得國不正?”
要說曆朝曆代得國最正者非朱元璋,若是蘇伯衡敢點頭,都不用朱允熥說話,立即就會有無數唾沫將他淹死。
但若蘇伯衡此時反悔,就無疑是在打自己的老臉。
所以蘇伯衡一時間根本就回答不上來,那張老臉憋得通紅,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嗬嗬!蘇公怎麼不說話了?”朱允熥再次冷笑出聲;“莫非蘇公是年紀太大,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朕的問題了?”
“老臣…老臣……”蘇伯衡滿臉都憋成了醬紫色。
百官之中,蘇恬、蘇怡見狀趕緊走了出來。
一人扶住蘇伯衡,一人‘噗通’跪倒在地連連磕頭;“陛下!家父年邁,近些時日更是有些糊塗了,懇請陛下念在家父為大明、為先帝忠心耿耿的份上饒過家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