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改為工業部,建立大明國有企業管理司,負責組建大明國家所有企業……”
“翰林院改為教育部,主管全國上下所有教育相關事務,另一年內整頓全國所有私塾、族學,在全國推廣中小學教育,由工業部配合在一年內將所有中小學建設完成。”
“禦史台改為監察部,負責監察百官違規、犯罪行為,取消風聞奏事的權利,在全國範圍內設立監察舉報係統,所有四品以下官員查有實據可直接移交審判司進行定罪。”
……
當朱允熥一口氣將所有的改革說完之後,滿朝文武都震驚得直接失去了意識。
這是哪裡是改革,根本就是直接推翻了原有大明的朝廷格局啊!
尤其是三法司和監察部的成立,更是讓百官都感覺頭頂好像懸著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有可能落下一般。
朱允熥才不管百官的臉色,自顧自地繼續說著。
“國防部全稱為大明國土安全衛戍部,將有正副總司令三名,正副參謀長兩名,外加後勤司和皇權司主官各一人,一切關於大明軍事事宜將由七人共同票擬出結果後報與朕批閱。
國防部將下轄東南西北中五大軍區,五大軍區統稱為軍務司,各自設立正副司令三名,皇權司長一名,皇權司有監督各軍區權利。
另下轄後勤司和皇權司兩個部門,即日起相關軍備、軍械器具一應事務交由後勤司負責……”
“朕決定第一任大明國防部長由涼國公藍玉擔任,兩位副司令分彆為開國公常升和宋國公馮勝;參謀長為潁國公傅友德擔任,副參謀長會寧侯張溫。
後勤部長由原兵部左侍郎齊泰擔任、皇權司長由雲奇擔任……”
朱允熥將國防部的事情事無巨細的做的安排,甚至包括五大軍區的各部主管都是由他親自任命。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五大軍區中的南方朱雀軍區參謀長竟然是李景龍。
藍玉等人聽到這個任命的時候甚至都覺得自己是不是聽錯了,還特地和朱允熥確認了好幾遍。
在這些老將看來,李景龍隻不過是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的毛頭小子,若不是父輩餘蔭,哪裡輪得到他成為京城有名的小霸王?
至於南方軍區司令的位置,朱允熥自然是交給了沐英。
百官對此倒是沒有任何意見,誰讓人家沐英是朱元璋的第一個義子呢。
剩下的便是大明新改革的七部和三法司主管任命,由於朱允熥並沒有指定的原因,為了這幾個位置硬生生吵了一天時間都沒能出結果。
第二日,或許是因為各自回去之後達成了妥協,終於是討論出了結果。
大明第一任財政部長傅友文推薦了原本戶部右侍郎宋善士擔任,同時宋善士也是大明建立之初的浙東四公子宋濂的長子,不論是人脈還是資曆都足夠讓所有人認可。
大明第一任組織部長是詹徽推薦的,乃是原吏部左侍郎蹇義,這個人曆史上雖然不是很出名,但在建文朝和永樂前期可都是吏部尚書,能力也是很強的。
大明第一任外交部長因為吵了很久也沒有結果,最後是朱允熥直接提名的。
解縉。
相信隻要是對大明有所了解的都應該認識這個人,他可是永樂朝前期的內閣首輔,無論是能力還是學識都是一等一。
不過如今的解縉被朱元璋罷官還在家鄉,想要履職恐怕還要些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