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按照每人每年消耗糧食最低標準六百斤計算的話,那麼七千萬人要消耗多少的糧食?
四百多億斤。
那麼按照大明總共擁有的土地計算,8.7億畝的土地總共產量能有多少?
這樣算是不是覺得大明的糧食應該還有富裕?
沒錯若是全國土地都按照良田計算的話,大明若是不遇到大規模的天災糧食是絕對綽綽有餘的,甚至供給上億人,甚至是兩億人消耗都足夠了。
但你可不要忘記了,朝廷統計的土地是所有類型。
先前說的畝產一百多斤是上好的良田,而大明將土地劃分為上中下三等,以及還有極為貧瘠的山地、荒地。
這些可都是計算在總土地之中的。
但這些土地每年又能產生多少糧食呢?
很不幸地告訴各位,根據大明洪武二十六年的統計報告顯示,當時山地每年產量不超過三十斤、下等田產量最多半石也就是五十多或者六十斤的樣子。
中等田產量稍微多一些,大概能有個八九十斤的樣子。
隻有上等田的產量才能勉勉強強達到一石到一石半的樣子,也就是一百二十斤到一百六七十斤左右。
那麼大明總共8.7億畝的土地中有多少是上等田呢?
還是洪武二十六年的統計報告,全國共有上等田不過七千萬畝;中等田一億兩千多萬畝;下等田稍多一些大概能有三億畝的樣子,剩下的全部都是土地貧瘠的山地、荒地。
這樣再一算,大明彆說是養一億人口了,就是七千萬人都隻能勉勉強強吃飽。
而且這還是在豐收的年景,這也是為什麼古代但凡遇到災荒年就會出現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的原因所在了。
就這些土地,絕大部分的上等、中等田地還都被世家和豪紳掌控著,百姓能吃飽才有鬼了。
朱橚能在醫道之上做出卓越的貢獻,自然計算這些已經擺在明麵上的數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隻不過半盞茶左右的時間,便是再次震驚的瞳孔張大。
口中含糊不清地嘀咕著“不可能,這怎麼可能。”
朱允熥見狀笑著搖搖頭,道:“五叔,沒有什麼不可能的,這就是事實。”
“若是沒有人改變這一切的話,除非是出現畝產超過五百甚至是一千斤的糧食,否則我大明百姓永遠也彆想著填飽肚子。”
“若是再遇到連年的災荒,到時候全國餓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之時,那就是我大明滅亡之時了。”
朱橚沉默了。
他雖然十分不願意承認,但事實就擺在自己麵前,無論怎樣他都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
許久、許久過去。
朱橚雙目赤紅地再次看向朱允熥,沙啞著嗓音艱難擠出一句話。
“允熥,滅儒之後你打算怎麼做?”
他現在最關心的便是這個,朱允熥要如何讓大明百姓吃飽穿暖。
不得不說朱橚這些年醉心醫學還是非常成功的,彆的藩王心中都在想著怎麼從朱允熥的改革之中奪權篡位,而他卻是在考慮天下百姓。
朱允熥心中無比滿意,微微點頭道:“五叔,朕也不想瞞著你;朕的打算是重新培養一批讀書人,拋棄儒家的一些東西,結合百家所長建立起一套獨屬於我大明的文化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