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在朱元璋的心中,楊廣不僅不是史書之上描述的殘暴、淫亂之君,而是一位有雄心壯誌的君王。
甚至楊廣之功績,在朱元璋的心中不下於祖龍,都是對華夏有著巨大貢獻之人。
但奈何,楊廣雖有雄心壯誌可卻是錯估了行事,最後落得個眾叛親離。
【筆者在這裡解釋一下,真不是給楊廣洗白!在筆者的理解中楊廣就是這樣一人,很多資料沒辦法在這裡一一列舉,但各位不妨思考一下,楊廣一生不過一後二妃,子嗣更是隻有四子兩女。
若是這般帝王都能算作是荒淫之君,那麼李淵、李二還有娶了後媽的李治又算什麼?
好了廢話不多說,書歸正傳。】
朱元璋自然知道讀書人的厲害,更加清楚若是觸碰到他們的底線最後反彈會有多麼的嚴重。
說天下動蕩都是輕的,一個不慎大明覆滅都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聽完湯和的話語之後,朱元璋當即就陷入了沉思。
他可不想自己為之奮鬥一輩子的大明二世而亡。
“不行!不能讓允熥這般莽撞,咱必須要阻止他。”
半晌之後,朱元璋長身而起,丟下一句話便是準備出門而去。
看他的樣子是真的急了,大有要親自入宮去阻止朱允熥的意思。
湯和和傅友德對視一眼,趕緊起身將之攔下。
“上位,不可啊!”
“你們何意?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咱的大明就這樣被那些腐儒給弄得千瘡百孔嗎?”朱元璋雙目圓睜,很明顯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
傅友德用責怪的眼神看了一眼湯和,似乎是在說‘湯帥啊湯帥!您怎麼就管不住自己那張嘴呢?這樣的話說出來,以咱們上位的性子還能坐得住才有鬼了。’
表麵上卻仍舊是堆著笑容,勸道:“上位,您不必驚慌!陛下雄才大略既然提出教育改革就肯定不可能想不到這些的,而且之前陛下登基之時對付那些學子您也親眼看到了。
臣倒是覺得陛下這樣做或許早有準備……”
聽到勸說的朱元璋雖然依舊著急,但心裡也算是慢慢平靜了下來。
眯著眼睛想了片刻,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在這個時候暴露自己。
他也想起了那天在皇城門口發生的事情,以及朱允熥當時從容不迫的手段。
朱元璋知道朱允熥應該是早就知道學子的事情,可他卻是沒有提前爆發,而是利用學子鬨事的事情做文章做了不少事情。
能夠有如此城府之人,又怎麼可能魯莽行事?
心中漸漸安定,朱元璋也徹底不著急了。
翻身回到椅子上坐下,眯著眼睛看向傅友德,再次開口。
“惟學,你覺得咱乖孫到底有什麼底氣或者後手?”
語氣中依舊能夠聽得出來擔心。
無可厚非,畢竟大明可是朱元璋一刀一槍建立起來的,不擔心才不正常呢。
傅友德想了想後,搖頭道:“上位,您這可就是在為難臣了,陛下行事向來如羚羊掛角,臣一個大老粗怎麼可能猜得透。”
其實說他是大老粗一點都不對,他們家可也算是詩書傳家的要不然怎麼可能培養得出來傅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