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詹徽的府上,陳敬府上也在發生類似的事情。
甚至就是傅友文的府上也同樣有官員去了,隻不過最終的結果都大差不差。
但不同的是那些世家。
大明傳承數百上千年的世家並不少,其中除了孔家之外最為出名的便是沛縣的劉氏家族,傳承自劉邦曾經的家族分支;還有播州楊氏家族,傳承於唐僖宗時期的楊端;朱氏紫陽堂,這裡的朱氏不是朱元璋的皇室,而是唐昭宗時期的宰相朱瑰,其原籍在徽州婺源。
另外還有薛氏一族,以及韓氏一族,以及許許多多的隱世家族。
薛氏乃是薛仁貴的後裔,曆朝曆代也出現過不少名將或者名臣,如今家族內部早已分為了文武兩派。
而韓氏一族就比較特殊了,準確來說韓氏一族應該不屬於儒家,因為他們是法家韓非子的後裔。
隻是自從漢朝之後,韓氏一族便披上了儒家的外衣。
這些大大小小的世家之中,就屬沛縣劉氏、播州楊氏、朱氏紫陽堂和薛氏吵得最是厲害了。
其中沛縣劉氏因為乃是漢朝皇室後裔,故而堅決要維護儒家正統。
原因很簡單,儒家興於漢朝,失去了儒家他們認為漢朝就可能湮滅在曆史長河之中了。
故而沛縣劉氏的族長以及一些年老的族老認為,哪怕不惜一切代價也得保住儒家正統的後裔,但年輕一代之中卻是有人覺得孔家作惡多端,的確應該受到處罰。
最後族長動用家族的權利將所有反對的年輕人鎮壓,下達族長令,要求所有在外為官的劉氏子弟入京逼宮。
不得不說劉氏的做法是真的昏頭了,一點都不符合他們的家族利益。
另外的播州楊氏,雖然也選擇要維護儒家正統,但做法就相對要溫柔許多了。
他們商量之後選擇了曲線救國,那就是選一個藩王投靠,試圖通過藩王的力量來救出孔家之人,亦或者是鼓動藩王直接造反,最後達成他們的目的。
至於朱氏紫陽堂,他們選擇了靜觀其變。
這些家族之中吵得最為厲害的便是薛氏……
薛氏本就分為文武兩派,故而武派的成員認為孔家滅了滅了,本就作惡多端薛氏不應該參與,反而如今皇帝有雄心壯誌,他們應該選擇派家族子弟出山輔佐。
但文派之人卻是堅決要維護儒家正統,若是連聖人後裔都保不住,他們的信仰也就斷絕了。
兩派人吵到最後動了真火,竟然直接分家了。
傳承數百年的薛氏一族直接割裂為了兩個家族,武派之人帶著家族子弟前往京城,準備投靠朱允熥;而文派則是就近去了秦王府,舉族投靠秦王朱樉。
他們的選擇和播州楊氏一般無二,想要通過藩王的力量威逼朱允熥就範,或者乾脆鼓動藩王造反。
“老師,當今陛下的確乃聖明之君,學生以為如今正是我法家重新崛起的時機,還請老師放師兄弟出山輔助陛下。”
韓氏,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將家族搬遷到揚州府。
而此時坐在韓氏主宅客廳之中極力勸說的正是曾經的刑部尚書開濟,他的上首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對麵則是坐著一名短打勁裝的中年男人。
老者正是韓非子四十六代孫,也是如今韓氏的族長韓缺。
而坐在開濟對麵的中年人並不是韓缺的兒子,他姓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