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這‘長記曾攜手處’何解?想你小小年紀,不會沒學好吧?”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姐姐久在凡塵廝混,沒有見過少年紈絝嫖客麼?”
這……
是啊,十一二歲發育早的有錢人家早早失去童貞的多了,七八歲男子娶五六歲女子童婚的一點都不稀奇。
“那你這‘西湖寒碧”是什麼意思?你可曾去過?”
“去過和沒去過有區彆麼?沒去過也可以寫嗎?沒去過可以聽人家說自己想嘛,說不定自己想得更好,那白素貞和許仙在斷橋相會,難不成我沒見過斷橋,以為橋真斷的,沒見過水漫金山不能想像會是什麼情形麼?”
“什麼白素貞許仙?”
“什麼水漫金山,胡言亂語!”後麵的小姐姐們又窸窸窣窣了。
納尼?不會沒聽過吧她們?
“哦,什麼斷橋?沒聽說過。”杜麗娘問道。
“自然是杭州西湖旁邊的斷橋。世上事物多了,姐姐不可能都知道。”
“我的意思是什麼斷橋相會?”
“這個當然是個話本故事了,諸位姐姐沒聽過麼?”
“胡說,我們這裡有說書先生,從沒聽說過什麼白素貞許仙故事。”又有人道。
“哦,你們沒聽過啊,不能有嗎?”林海微笑道。
“哦,”杜麗娘道,“你且說說看,是什麼話本故事。”
林海微笑不語。
李慧娘微笑道:“翠翠,你去把單先生叫來!”
那翠翠去了,走到門口,又好奇往回看林海,林海正好望過來,翠翠臉一紅,急忙低頭快步走了。
李慧娘微笑道:“小郎這故事值多少錢?”
“五百兩!”
“彆瞎說,”李慧娘正色道,“翠翠買過來才二兩銀子。”
……
本來想敲詐一番,聽了這句話林海隻覺得索然無味。
不一會兒,翠翠便帶來一位說書先生。
說書先生到處都有,一看便知。
“單先生,”李慧娘迎上施禮,道:“這位小郎有個好的話本,你且聽聽他說,看看值得麼?”
單先生看了看林海,拱手道:“小兄弟你且說來老夫聽聽,你呢隻管說故事,好壞不論,不足之處呢,老夫琢磨潤色,隻要故事吸引人,能帶來賞頭,老夫不會讓小兄弟吃虧。”
不愧是說書先生,這話說的,哎,也罷。林海道:“先生客氣了,這個我是不會說書的,你先坐了,”林海拉過作詩坐過的凳子,讓單先生坐了,道,“這故事嗎,自己是杭州了,我這詞嘛,是聽了些西湖故事,自己胡思亂想所作,這水漫金山的故事是這樣的,話說在杭州城內有戶人家,姓許,開了藥材鋪為生。這許老爺為人善良,所售賣藥材,具是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不說,便是那有些窮苦人家來買藥,但看人家實在沒錢的,便是半賣半送與人,因此滿街左鄰右舍具是誇他,這許老爺雖是個豁達人,平日見人總是一副和善麵色,隻是年近五十,隻有一女,不曾有子,他妻子自過門以來,一直賢惠孝順,不曾有過半分過錯,許老爺覺得納妾又不忍心,怕娘子和妾室不和,所以一直拖著,不想到了五十整歲,那許老爺妻子四十多了,卻生下一子,不過月餘,眉目展開,卻是一個眉目如畫的,把許老爺心疼的不了,取名許仙,時常把孩子架了脖子上,帶他在杭州城裡四處遊玩。那許仙到了三四歲時,聰明伶俐,許老爺依舊帶了孩子四處遊玩。這年元宵節,許老爺依舊架了許仙去看燈,走得饑渴了,見一和尚挑了擔子賣元宵,便打算買些元宵充饑。許老爺便問那和尚元宵怎麼賣,和尚道,‘五兩銀子一粒’,許老爺嚇了一跳,道,‘你這和尚,你這賣的是元宵麼?’和尚道,‘不是,是仙丹。’許老爺隻當他是瘋子,便不理他,可那小許仙早餓了,哭著喊著要吃,許老爺拗不過,隻得花了二十五兩銀子買了五個元宵,不料那許仙吃了一個,又咬了半個,便不吃了。許老爺心疼銀子,便把剩下的元宵退了那和尚,那和尚也不爭論,把剩下的元宵收回去了,那半個元宵和尚自己吃了。不料回家後出了怪事,許仙自吃了那和尚元宵後,便不吃東西了,總說不餓。許老爺大急,看了幾個大夫,總說許仙身體康健,許老爺更是著急,帶了許仙在杭州亂轉,一日終於在斷橋上,又看到那賣元宵的和尚,許老爺大喜,急忙跟了上去,抓了和尚服不放,又是磕頭,隻要和尚救兒子許仙,那和尚歎了口氣,便抓了許仙,到了橋邊,頭上腳下,道一聲‘出來’,那許仙多日前吃了一顆半元宵,便從嘴中吐了出來,掉河裡去了。那和尚道:‘我乃是鎮江府金山寺主持,名叫法海,我和你兒子有師徒之情,又有相害之災,本想化了這段恩怨,不想天命難違,可歎啊!’便自去了。許老爺帶許仙回家後,那許仙便恢複正常,每日吃飯讀書。卻不料,那斷橋下麵,住了兩條長蟲,一白一青,那白蛇有了八百年道行,青蛇有了三百年道行,那許仙不吃的元宵,落入斷橋河水裡,立刻金光閃閃,驚動那長蟲來吃,白蛇吃了整個元宵,青蛇吃了半個,立即幻化成人,隻蛇無足,行走不便,二人又騰雲駕霧,去了巴蜀青城山下,找了洞府,繼續修煉,十五年後,二人把那尾部一化為二,成了兩腳,功德圓滿,徹底幻化為人形。那二人想位列仙班,每日頂香拜觀音菩薩求點化,果然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夢中菩薩言道,如要道行精進,須得知恩圖報才是,你們少受二百年苦修和劫難,卻是許仙之功,不可不報。二人聽了,便又騰雲駕霧來杭州找許仙去了。”
喜歡坐斷滿江紅請大家收藏:坐斷滿江紅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