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諸葛筆
拍賣會快開始了,東方泓的事情多得不得了,比平常多了好幾倍。他一拿到寶貝,就開始趕人了。贏嫋看到這個平時不靠譜的人現在這麼認真地乾活,覺得挺新奇的。贏嫋一看這架勢,就自覺地走了。
二層分隔出的商鋪相較於一層的攤位,其檔次提升絕非細微之差,而是顯著得多。
陳儀苒步入二層,恰好目睹贏嫋駐足於一家商鋪前,正細心地審視著店內的貨品。
陳儀苒迅速地向贏嫋走去,一走近便聽到贏嫋正與商家進行討價還價。
"老方,你這可就不夠意思了。咱們倆交情匪淺,你就大方點,給我把這個數目免了吧。"贏嫋手持玉佩,與店主進行著友好的價格商議。
"交情?我們之間,真有所謂的交情嗎?"老方輕輕推了推鼻梁上那副略顯陳舊的老花鏡,語氣中帶著幾分戲謔,"不妨問問你自己,從我這裡,你究竟薅走了多少羊毛?每次與你相遇,我都仿佛經曆了一場不小的‘失血’。"
"姑奶奶,我懇請您移步至其他店鋪逛逛吧!"老方,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說出這番話時,心中滿是不易與辛酸。
"老方,聽我說,這樣吧。我接受這個價格,但你得額外將展台裡那塊黑色的方塊作為贈品贈予我。"贏嫋在麵對年長者的交涉中作出了讓步,同時伸手指向了展台中的那塊特定物品。
"不行,你一開口就要索取一塊徽墨,你這白日夢做得也太離譜了吧?"老方心中暗想,自己年歲已高,閱人無數,卻從未見過像贏嫋這樣厚顏無恥之人。
"冷靜些,老方,保持鎮定。"贏嫋在一旁不疾不徐地勸慰道。
"冷靜?我此刻難以平複心情。"老方不耐煩地反駁道,"聽好了,就那邊的東西,你隨便挑一樣,否則就麻利點從我眼前消失。我此刻真的不想見到你。"
贏嫋迅速掃描了二維碼並完成了支付,隨後她步行至老方指定的區域,從中取出一件類似毛筆大小的物品。
"贏嫋,你又在給我下套?"老方目睹贏嫋的這一舉動,倘若此刻還未能洞悉她背後的真實意圖,那這些年來的閱曆可算是付諸東流了。
"老方,這隻能說明技高一等。"贏嫋得手後,毫不掩飾其得意之情。
"這究竟是什麼玩意兒?"老方雖然對贏嫋坑他的行為感到憤慨,但相比之下,他對這支筆的興趣卻更為濃厚。
陳儀苒此刻也湊上前來,瞥了一眼,同樣未能辨認出這支筆的來曆。"
"了解諸葛筆嗎?"贏嫋望著店內稀疏的顧客,目光恰好與兩雙充滿求知渴望的眼睛交彙,她隨即拋出了一個反問。
"我明了,莫非此筆便是李煜之妻娥皇生前所禦用,那支專屬於她的諸葛筆,更被賦予了‘點青螺’之雅稱,正是此物嗎?"陳儀苒腦海中迅速閃過這一念頭。
“諸葛筆,這一在古代文房四寶中占據顯赫地位的書寫工具,亦稱散卓筆,其曆史之悠久,技藝之精湛,實乃中華文化瑰寶之一。追溯其源,我們不得不提宋代宣州,這片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孕育了無數文化精英與精湛的手工藝。而諸葛高,便是這眾多能工巧匠中的佼佼者,他以製筆技藝超群,名揚四海,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自唐代以降,諸葛筆的製作技藝便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曆經數百年的傳承與發展,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與特色。其筆毫約長寸半,每一根都經過精心挑選與加工,確保質地優良,彈性適中。更為巧妙的是,這些筆毫在筆管中巧妙地隱藏了一寸之深,既保持了筆鋒的銳利,又使得書寫時更加得心應手。一支諸葛筆,便足以媲美他筆數支,其卓越的性能與品質,贏得了當時無數文人墨客的青睞與珍視。”
“據史書記載,宋代大文豪蘇軾便對諸葛筆情有獨鐘。他曾多次在詩文中提及此筆,讚譽其“揮灑自如,墨色飽滿”,足見其對此筆技藝的高度認可。而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更是將諸葛筆視為至寶,每有佳作,必用此筆書寫,以彰顯其書法之精妙與深邃。”
“宣筆,其名源於其產地宣城,這裡自古便是製筆業的重鎮,孕育了無數傑出的製筆匠人。隨著時間的流轉,宣筆的製作技藝不斷精進,至唐宋時期,更是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這一時期的宣筆,以其漸趨軟熟、散毫、虛鋒的獨特風格,徹底顛覆了晉代以前傳統製筆技藝的框架,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製筆時代。”
“所謂“無心”,實則是宣筆設計的一大創舉。它摒棄了傳統製筆中的柱毫設計,轉而采用一至兩種獸毫參差排列紮結的方式,這種創新不僅使得筆毫的軟硬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平衡,更賦予了宣筆一種難以言喻的靈動與生命力。這種“無心”之巧,恰如古人雲:“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形處見真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