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彆了還想要熱情挽留多呆一會的老頭,朱楠武就背著籮筐,扛著一麻袋的書和報紙,旁邊跟著自己媳婦,去往大山村的鎮口而去。
如果有返回大山村的牛車或驢車,都會在那等著拉人。
沒錯,朱楠武他們這一次終於決定要搭車回去了。
沒辦法,此一時彼一時,背著扛著那麼多東西,不適合再走回去。另外,無論是籮筐裡的東西,還麻袋裡的書,都不是什麼見不得光的,不擔心被人看到。
不過,前提是得有去往大山村的牛車或驢車。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牛車,驢車那也都是稀罕物,特彆是牛車,拉車的牛還要負責耕地種田,也是生產隊的寶貴勞力。
所以並不是想要乘坐牛車,驢車就能隨便乘坐的。村裡每天來往鎮上的牛車,驢車也就兩三趟,錯過就沒了。
幸好,朱楠武,高雪瑤他們到來的時間也算巧,他們來到鎮口時,正好就有一輛牛車在那等著。
牛車上已經坐了五個中年婦女,其中三個是大山村的,另外兩個也都是附近生產隊的。
這個時間段,大部分的生產隊和村裡都在忙著給莊家除草灌溉,社員們搶著掙工分,沒什麼大事都不會去鎮上。像朱楠武和高雪瑤這般不在乎工分,隨便亂逛的人還真不多。
當趕車的師傅見到朱楠武二人到來,湊夠了七個人,他覺得差不多了,於是就就直接趕車出發。
再等下去,也沒什麼人了。而且一車拉了七個人,也不算少了。
他也想儘快趕回去,說不得還能多掙幾個工分。
去往大山村的泥土路上,大黃牛拉著木板車晃晃悠悠的前行,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
牛車上,朱楠武見到三個同村的中年婦女,儘管不是很熟,也都出於禮貌簡單的打了聲招呼。
其他兩個還好,不怎麼熟,也都是簡單的問候寒暄幾句。
唯有一個頭發衣服都收拾的還算乾淨的,姓劉的大嬸,自來熟一般湊過來跟朱楠武夫妻倆聊了起來;“楠武,這是帶新媳婦去鎮上逛逛,真是個會疼媳婦的好男人,都買了些什麼,也讓嬸子們瞧瞧?”
說著,她也沒經朱楠武夫妻倆的同意,就自顧自的去掀開了朱楠武放在一旁的籮筐,露出裡麵采買的東西。
劉大神一下子眼睛都看直了,一袋子富強粉,一袋子大米,還有豬肉,麥乳精,紅糖,,,
隨便一樣,都是農村人平日裡根本舍不得買的好東西。
“我的老天,這麼多好東西,我還是第一次見。”劉大神咋咋呼呼的驚叫連連。
劉大嬸這一驚一乍的,立刻就吸引了車上其他人注意。其餘幾人也都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
甚至就連趕車的師傅也沒能忍住好奇,也回頭看了過來。
當看到籮筐裡那些米麵肉紅糖時,然後牛車上接連響起一陣陣倒抽涼氣的聲音。
劉大嬸艱難的將貪婪熾熱的目光從那些好東西上移開,羨慕嫉妒恨的看向朱楠武,酸溜溜的陰陽怪氣道;“還真沒看出來,楠武你還有這樣的本事。城裡的那些吃商品糧,拿工資的工人們,恐怕也不可能一下子買這麼多的好東西吧。”
就是不知她這些話是意有所指,還真的隻是說兩句酸話。
不過,不管她到底是什麼意思,朱楠武都沒打算深究,因為不在乎。
這個劉大嬸,原身記憶當中有些印象。她家裡有兩個和朱楠武年紀差不多大小的兒子,家庭狀況不錯,因為她的丈夫上過初中,在公社小學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