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天地間那股逼人的寒意,如同隱匿身形的鬼魅,悄無聲息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暖春那帶著絲絲甜意的融融氣息。
然而,對於小皇帝寧辰而言,過去整整一月的時光,恰似一副沉重到令人窒息的枷鎖,死死地桎梏著他的身心。
這一個月,短暫卻又漫長,他仿佛墜入了無邊無際的黑暗深淵,頭頂之上,巨石懸於一線,隨時都可能轟然坍塌,將他徹底掩埋。
每一分每一秒,他都在提心吊膽中煎熬,度日如年。
在這暗無天日的時光裡,寧辰既要時刻緊盯著西南邊軍的風吹草動,又得密切留意宰相宋國忠的一舉一動。
他心裡比誰都清楚,一旦宋國忠徹底撕破臉皮,趕在自己確認其罪狀之前發動叛亂,那麼大寧王朝必將陷入萬劫不複的大亂之中……
終於,在永王傾儘全力的襄助下,寧辰盼來了那封承載著最終確證的密函。
當小安子將密函呈到他麵前時,他的雙手不受控製地微微顫抖,仿佛這看似薄薄的紙張,重逾千斤。
打開密函,寥寥數語。
卻似一道曙光,奮力穿透了重重陰霾,讓身處無儘黑暗中的寧辰,看到了一絲微弱卻又無比珍貴的希望。
太後已被自己巧妙壓製在後宮,朝堂局勢也已大多在自己掌控之中。
隻要能順利除掉宋國忠,那他這張龍椅便能真正坐穩!
無論是推行改革,還是洗刷大金帶來的奇恥大辱,他都將能儘情施展抱負!
當然,前提是自己身上的毒能解。
但解不了又何妨?
最起碼,他能還大寧一個晴朗的藍天。
如此,就算自己毒發身亡,那也對得起孔老夫子、小安子、範大有這些人。
更對得起自己當初立下的豪言壯語&nbp;“無人扶我青雲誌,我自踏雪至山巔!”
三日後,晨光熹微,天邊剛泛起魚肚白,整個京城還沉浸在一片朦朧之中。
小安子腳步匆匆,神色間既緊張又興奮,一路如疾風般疾奔進養心殿。他&nbp;“撲通”&nbp;一聲跪倒在寧辰麵前,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陛下,萬事俱備!”
寧辰原本正凝眸窗外,望著那剛剛破曉的天空,心中五味雜陳。
聽聞此言,他緩緩轉身,身形挺拔如鬆,可麵色卻似生鐵般凝重,眼神中透著決然與堅毅。他一字一頓,擲地有聲地說道
“即刻行動!”
不多時,禁軍統帥曹大海身披重甲,渾身散發著肅殺之氣,率領著訓練有素的禁軍,在左都禦史範大有神情肅然的引領下,如黑色的洪流般疾速朝著宰相府進發。
範大有平日裡總是一副沉穩持重的模樣,此刻卻也難掩眼中那交織的緊張與興奮。
終於!
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宰相宋國忠那條老狐狸終於要完了!
他甚至都有一種恍如夢境般的難以置信。小皇帝做到了!
在成功扳倒太後後,他又一次成功扳倒了最大的敵人宋國忠!
他堅信,未來,小皇帝一定能做到更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偉大成就。
隊伍行進間,腳步聲如沉雷滾動,氣勢磅礴,仿佛要將京城的街道踏得震顫。這動靜引得路旁早起的百姓紛紛側目,心中暗自揣測著這浩浩蕩蕩的隊伍,究竟要去執行何種重大使命。
而與此同時,寧辰在養心殿內獨自一人來回踱步,猶如一頭被困在牢籠中的困獸,焦急而又無奈。
他的眉頭緊緊皺成一個&nbp;“川”&nbp;字,心中疑雲密布,似有無數個謎團亟待解開。
一月已逝,為何宋國忠仍未發動叛亂?
是他精心籌備的計劃出現了什麼變故,導致籌備尚未周全?
還是背後隱匿著更為深沉險惡的陰謀?
或許,宋國忠正在等待一個更為絕妙的時機,一個能讓他一擊致命,徹底顛覆整個朝堂的時機。
又或許,他已經察覺到了寧辰這邊的動作,正布下天羅地網,等待著寧辰等人自投羅網……
種種猜測在他腦海中如洶湧的潮水般翻江倒海,攪得他心煩意亂,坐立不安。
另一邊。
當曹大海等人如疾風驟雨般抵達宰相府時,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們大為詫異。
宰相府外平靜如常,朱紅色的大門緊閉,門口的石獅子靜靜地蹲守著,仿佛一切都與往日並無不同,毫無劍拔弩張的跡象,仿佛之前所擔憂的叛亂隻是一場虛驚。
然而,多年的征戰經驗與敏銳的直覺告訴曹大海,事情絕非如此簡單。
曹大海與範大有對視一眼,彼此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樣的警惕與疑惑。
二人一揮手,率領眾人毫不猶豫地衝進府中。
偌大的宰相府內,亭台樓閣錯落有致,花園中繁花似錦,卻寂靜得有些詭異,仿佛有一雙雙眼睛正隱藏在暗處窺視著他們。
眾人分頭搜尋,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