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走到對麵之時,他欣喜發現,案上竟隱現一幅粗獷圖卷。
他俯身仔細瞧看,似是一幅地圖,山川江河,簡筆勾勒。
此畫雖是有些簡陋,更是滄海桑田,但他刹然間恍然醒悟,眼前便是華夏大地了。
細辨之下,長江往東之處畫有兩圈,知曉應是洞庭鄱陽兩湖。
不過讓他奇怪的是,有一處像是被打了一個標記,那是洞庭西南不遠的一個地方。
旎嘯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會有標記在此處?
觀思許久,得不出一個知所以然來,他便不再去看。
隨後他環視祭台,不過數丈方圓,除卻石案,彆無它物,就連文字圖案也無。
這祭台隻有一條路上得來,找了幾圈,確定再沒有其它東西了,讓他似是有些猶意未儘。
下台之際,旎嘯腦海裡亮光一閃,心想莫非是要去湖廣的洞庭之南?
此刻他有一股莫名的衝動,感覺那裡有東西在等自己。
再顧祭台,突發奇想,想看一下這裡麵的空間是否還有它物。
不想這一走就是幾個小時過去,這讓他暗暗驚奇,原來以石門為界,這邊像是正門,石門那邊才是後門之路。
石門外,山洞乾爽,不染塵埃,無生機之跡,似無人踏足。
也不知走了多久,到後麵,旎嘯索性疾步飛行,直到他有了幾分餓意之時,才見前麵有了亮光。
終於出了洞口,他又是一聲長嘯,驚起暗處的飛禽走獸。
旎嘯拿出祭台上得到的異物,對著陽光照看許久,上麵一無花紋,二無圖案,觀察許久,隻好重新收起來。
途中偶獵野味數隻,繼而布下一簡易的奇門陣法,入得其中,悠然入夢。
皓月掛天之際,他再度醒來,簡餐充饑後,趁著皓月當空,夜行趕路。
及至第三日黃昏,方才人跡漸現。
旎嘯凝目遠望,認出那些人身著蕃服,心中暗道:此地莫不是已踏入朵甘思宣慰司的地界?
他未露行跡於蕃人麵前,反而悄然轉向東南。
次日清晨,來到一個叫雜曲卡的地方。
這裡雖是吐蕃人極多,但也有漢人居住在這裡,還有行商走販多為漢人。
在村鎮上出現一個十四五歲,麵目塵垢,有些衣裳破敝的少年,倒是沒有引起多少人注意。加上旎嘯內功特殊,不像武林中人,太陽穴高高鼓起,一看就是習武之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