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幾,南岸波光粼粼間,數葉扁舟悠然駛出,每舟之上,數名身穿勁裝的武林漢子挺立,刀劍出鞘,長槍如林,氣勢洶洶,似欲橫渡渭水。
待那幾葉扁舟行至河心,竟將旎嘯所乘之舟團團圍住。其中一位天火門高手,聲如洪鐘,喝道:“乘船者是何人,快快停下,讓我天火門登船巡查!”
此言一出,旎嘯一行無不怒從心生,未曾想一介武林門派,竟行朝廷之事,霸道至此,其囂張氣焰,可見一斑,更令人揣測其背後勢力之龐大。
然旎嘯深知此時不宜輕舉妄動,遂以眼神示意江安等人隱忍。
江安強壓怒火,麵上堆笑,向那高聲喝問之人抱拳施禮:“這位英雄,我家公子攜夫人歸寧省親,不料今夜於此渭水之上,與諸位武林同道不期而遇,還望高抬貴手,容我等西行,我代公子先行謝過了。”
那天火門高手聽罷,沉默片刻,忽地身形一展,猶如鷹擊長空,躍至旎嘯與江安等人麵前,立於船頭,氣勢逼人。
旎嘯細細打量此人,年約不惑,太陽穴高高鼓起,顯是內功深厚,江湖老手;一身勁裝,雙目如炬,透露出不凡的精明與淩厲,確是個難纏的角色。
麵對此景,旎嘯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不置一詞,僅以眼神回應。
江安則再次上前,抱拳行禮,言辭謙恭:“壯士,我等皆非武林中人,這位乃是我家公子與夫人,此行隻為家事,並無他意,還望壯士行個方便。”
旎嘯與駱風雁,雖以易容之術掩藏身份,然駱風雁身負輕傷,易容之術難以儘施,僅略改容顏,二人化作一對風華正茂、家世顯赫的公子與夫人模樣。
駱風雁之美,即便輕紗掩麵,其傾國之姿仍難掩風華,引得周遭路人頻頻側目,心生遐想。
那來人,天火門弟子,目光在駱風雁身上稍作停留,旋即收斂,掃視一圈後,對江安說道:“在下天火門,鳳翔府分堂弟子常雲昌。近來西北武林,幾股小醜勢力妄圖挑釁我天火門威嚴,故而我門上下,水陸並進,嚴加盤查。既然你家公子非武林中人,自當無事,還望歸家後,轉告鄉親富紳,我天火門恩怨分明,絕不波及無辜。”
常雲昌言辭之間,禮數周全,卻難掩其骨子裡透出的霸氣與威嚴。
言畢,他輕頷首以示敬意,隨即從懷中取出一枚令牌,遞予江安:“此牌在手,你家公子西行之路,至鳳翔府全境,皆可暢行無阻。即便過了鞏昌府,也可憑此令牌換取我天火門當地分堂之信物,保你們一路平安。”
語畢,常雲昌壓低聲音,神色凝重:“但切記,鳳翔府內,南華堡之事萬勿提及,以免招致無妄之災,累及滿門。”
言罷,他身形一展,如燕歸巢,輕盈躍回自家小舟之上,揮手間,天火門弟子紛紛退讓,讓出一條水路,直向北岸而去。
旎嘯靜立船頭,目送天火門眾人遠去,心中暗自忖度:天火門崛起之勢,果然非同凡響,其行事之果決,恩怨之分明,亦令人欽佩。
而那常雲昌,更是武藝高強,行事乾淨利落,不失為一位江湖中的錚錚鐵漢。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之笑,心中暗自思量,此人日後或可相交。
待山莊弟子散儘,駱風雁的目光投向北岸正在廝殺的山林黑夜,對旎嘯問道:“你為何不出手,隻以袖手旁觀?那天火門氣焰囂張,肆意踐踏弱小,妄圖以一己之力顛覆江湖格局,致使多少門派俯首稱臣,多少武林中人身死,還有無辜之人被枉殺。”
旎嘯聽罷,神色依舊淡然如水,目光悠遠地投向西方天際。
片刻後,他淡淡說道:“嚴格來說,我梅花山莊並非武林門派,華夏武林之內鬥,非山莊所願輕易涉足。唯有那等危害蒼生,令世人共憤之惡行,方為我山莊出手之時。惡貫滿盈之徒,自當受到應有的製裁。”
駱風雁見說,輕輕頷首,隨後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方才那天火門常雲昌,雖行事蠻橫,倒也算得上一條漢子,真小人總比偽君子來得坦蕩。”
旎嘯聽得,嘴角微揚,隨即轉身,招江安近前,輕聲吩咐道:“聞班堂主膝下有一侄兒,名叫班遠,雖不過二十多歲年紀,卻輕功卓絕,心智過人,頗有些才能。你速速傳書班堂主,讓班遠前來。”
江安領命而去。駱風雁目光閃爍,似有所悟,問道:“莫非你想遣班遠暗中監視那常雲昌,或是有意招攬此人?”
旎嘯凝視著駱風雁,心中暗自讚歎她聰慧。
他輕輕頷首:“不錯,我觀常雲昌麵相,眉宇間透著一股浩然正氣,天火門雖為黑道巨擘,其勢日盛,然魚龍混雜,難免混入江湖敗類,尤其是在這西北邊陲,外族暗探與叛變之徒潛伏其間,行儘不軌之事。我思忖,若能令常雲昌歸心於我,使之成為我於天火門內之暗棋,則西北之地諸多動向,皆可了如指掌,行事也將事半功倍。”
駱風雁聽罷,沉吟片刻,方道:“此人性情剛烈,非輕易可折,若非以真心相待,恐難使其誠心歸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