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夜幕低垂,萬曆皇帝回想起白日種種,尤其是那快活林中韃子隱匿百年的秘密據點,心中暗自思量:此事若非朝中有人暗中相助,或有強大勢力為其遮掩,何以能長久不為人知?
又憶及昨夜通州逃逸的黑袍男子,據龍虎山真人所言,那男子神通廣大,非等閒之輩所能匹敵,除非龍虎山張天師親自下山,或是武當派天一真人出手,方能製衡。
皇帝深知華夏九州,能人異士輩出,同時也是妖邪橫行之地,真可謂藏龍臥虎。
更兼提及陝西嶓塚山一戰中,被旎嘯擊退的兩位神秘人物,他們如今下落不明,連同其背後的龐大勢力亦消失無蹤。
提及旎嘯,皇帝又是一陣蹙眉,此人身份撲朔迷離,不求功名利祿,心性難測,難以駕馭,為天家所用更是難上加難。
想到此處,萬曆皇帝心中不免煩躁,隻覺端午過後,暑氣愈發熾烈,令人難以忍受。
他忽地憶起那冷宮中數次相遇的蒙麵人,便獨自一人來到已成廢墟之地,夜色中此地更顯陰森,淒涼之氣彌漫。
皇帝下意識地向先前蒙麵人離去的方向望去,卻空無一人,心中不免生出幾分失落。
他踱步徘徊,不住輕聲歎息。
時光悄然流逝,就在他欲轉身離去之際,忽聞身後傳來一聲呼喚:“皇爺,屬老奴來遲了。”
皇帝聽得,心中一震,臉上露出喜色,猛地轉身,隻見一蒙麵人在丈餘之外躬身行禮。
皇帝快步上前,緩緩抬手:“平身。”
待人起身站定,萬曆皇帝神色淡然,開口問道:“朕命你追查的與旎嘯有關的那道密旨,如今可有下落?”
蒙麵人躬身答道:“稟皇爺,密旨已有下落,今日已將其帶來,另附有正德皇帝所遺書紙殘片若乾,皆在此匣中。”
言罷,蒙麵人取出一個黑布包裹的匣子,恭敬地遞於皇帝麵前。
他輕輕解開黑布上的繩結,露出一個泛著古樸光澤的黃色匣子。
萬曆皇帝一眼便認出,這匣子正是正德皇帝昔日所用之物。
傳聞正德皇帝不喜深居宮中,常於遠離皇宮的豹房批閱奏章,或出京遊曆四方。
對於一些涉及重要事務或敏感人物的奏折,他往往會親自吩咐馬永成、穀大用等人,用此種匣子封存,以保密奏之事。
此刻,萬曆皇帝心中略有遲疑,但終是下定決心,緩緩打開匣子。
果然,匣中躺著一道聖旨,應是正德皇帝所留無疑。
皇帝手持聖旨,沉吟片刻,卻又輕輕放下,轉而對蒙麵人說道:“此處可有靜謐之所,供朕閱覽?”
蒙麵人聽罷,神色微變,瞬間領悟皇帝之意。
他深知旎嘯之事或許牽涉甚廣,宮中耳目眾多,反而在這片廢墟般的冷宮中,或許更為安全。
念及此,蒙麵人答道:“請皇爺移步,老奴願引路前往,離此不遠便有一處。”
言畢,他重新將匣子收好,抱於左側,右手抬起,做出請的手勢,引領皇帝前行。
萬曆皇帝見狀,並無半分遲疑,心中了然,若蒙麵人有加害之心,自己早已命喪其手。
他遂將手置於蒙麵人掌心之中,任其牽引,步入幽深之處。
二人穿行數步,隻見苔蘚遍布庭院,蒿草叢生,小徑難辨。行至一處,但見半亭殘破,瓦礫遍地,滿地荊棘,殿宇傾頹,廊房崩塌。
萬曆皇帝不禁微微蹙眉,卻也強行忍耐。
步入一間屋內,蒙麵人示意皇帝稍候,隨即如同變戲法般取出燈燭數支,點燃之後,屋內頓時光明如晝。
皇帝環顧四周,隻見塵埃厚積,蛛絲密布,細觀之下,此處似為一偏廳,正中有椅桌陳設。
蒙麵人動作麻利,迅速清掃桌椅,隨後將匣子自黑布中取出,置於桌上。
他躬身行禮,“皇爺,此處除你我二人,再無他人。老奴這便守候於外。但老奴鬥膽進言,還請皇爺速速閱覽,以免時辰一長,引人疑竇,追查至此。”
萬曆皇帝輕輕點頭,目光瞥向蒙麵人背影,心中暗讚此老太監行事周全,卻不知其真實身份,於是沉聲問道:“你可否摘下麵罩,讓朕一睹真容?”
蒙麵人似有遲疑,終是緩緩摘下了蒙麵的黑布。
皇帝定睛望去,隻見其人發絲如雪,眉若輕絮飄揚,隻是唇邊下巴光潔無須。
皇帝心中好奇,問道:“你究竟是何人?入宮多久了?”
蒙麵人躬身回答:“稟皇爺,老奴名叫唐鶴,自六七歲之時便入宮為奴,至今已近八旬。老奴的引保人為穀成,他與穀大用乃同鄉之人。”
萬曆皇帝聞此,心中不免暗自驚異。
穀大用,乃正德皇帝的心腹太監,也為其皇伯父之親近之人,而眼前這位唐鶴,竟是自皇祖父嘉靖皇帝之時便已入宮,隱藏之深,令人難以想象。
萬曆皇帝轉念一想,唐鶴能如此深藏不露,想必是奉了皇祖父的密令,或許與那駱家所守的秘事有關,故而宮中鮮有人知其存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