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太監王安在外呼喚數聲,太子朱常洛瞥見窗外雖白亮如晝,卻恍然大悟,此乃大雪之日,恐已近暮時,宮中大門將閉。
文萱為他更衣,眼中滿是不舍之情,朱常洛見狀,當即立下重誓,誓要娶她為妻,若不如此,甘願短壽折命。
文萱聞此,喜極而泣,二人依依惜彆,文萱送至院外。
風雪之中,朱常洛頻頻回首,心中好不淒楚,恨不得拋卻太子之位,與這女子共結連理,白頭偕老。
帶著七分悲涼,三分失落,朱常洛由王安攙扶,一身雪泥,鬱鬱寡歡,回到勖勤宮。
豈料那選侍李氏迎上前來,隻說校哥兒又惹了禍端。
朱常洛心緒煩憂,彆過佳人之後,踏上歸宮之路,隻覺心中空落,萬物皆似虛無,卻又有一股莫名的煩躁縈繞心頭。
正值此時,聞聽李選侍前來稟報,他怒氣衝衝,直奔王才人所居小院。未及門扉,已見朱由校跪於冰冷石板上,其上尚覆一層殘雪。
旁側跪著一女子,年約二十七八,頗有姿色,名叫客印月,又名客巴巴,與校哥兒同跪著。
客氏見太子怒容滿麵而來,心知大事不妙,未待朱常洛近身,便疾步上前,抱住其腿,哀聲哭求:“小爺,校哥兒今日之過,皆因奴婢而起,與哥兒無關,求您莫要責罰於他。”
朱常洛怒指朱由校,喝斥道:“你這孽障!你皇爺爺之物,未經允諾,怎敢擅自取來,視作玩物?你可是存心讓我失了太子之位?”
朱由校昂首,高聲辯解:“我沒有拿,是有人刻意陷害!”
“你!”朱常洛氣得渾身顫抖,欲掙脫客氏,怎奈他雖為男兒,卻已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加之今日與文萱幾度巫山雲雨,已是力不從心。
客印月也是緊緊抱住朱常洛大腿不放,回首對朱由校泣聲道:“校哥兒,你就莫要再說了。”
言罷,她又抬頭望向太子,柔聲道:“小爺,哥兒今日之事,不論是遭人陷害,還是他一時貪玩,終歸皇爺尚未降下責罰,您就寬恕了他吧。”
此時,魏朝與魏進忠匆匆跑來,跪於客氏之後,代朱由校向朱常洛哀聲求情。
朱常洛終是怒哼一聲,拂袖而去。
待他身影消失,魏進忠忙扶起朱由校,又對客印月微微頷首,二人扶著朱由校步入內室。
眾人離去後,客印月輕拭淚痕,忽地一頓,嗅了嗅手上,一股獨特的胭脂香撲鼻而來。
她雖身為奴婢,但勖勤宮人丁稀少,太子身邊也不過寥寥數女,故而她輕易便辨出,這胭脂香絕非勖勤宮中之物。
她更是揣測,這胭脂香源自宮外,絕非宮中所有,即便是宮女,也不用此等貨色。
客印月望向朱常洛離去的方向,心中暗忖,太子隻怕是在宮外有了女人。她細思之下,這數月來,太子出宮次數愈發頻繁。
她一時猶豫不決,若換作前朝太子,此事或許微不足道。
但她深知,朱常洛這太子之位搖搖欲墜,尤其是那鄭貴妃,日日盯著太子,隻待太子稍有逾矩,便去萬歲爺麵前搬弄是非。
若再被揪出些什麼,譬如那宮外女子身份低微,或是邪教之徒,又或是蓄意接近太子,一旦事發,太子之位難保,整個勖勤宮也將遭殃。
她又回想起朱常洛方才的神色,她入宮前已為人婦,深諳男人心思。觀太子神色黯然,心煩意亂,隻怕已深陷情網,無法自拔。
念及此處,客印月心中暗歎一聲,卻也不知如何應對,隻得將此事暫且壓下,藏於心底。
再說朱常洛,心懷一股莫名的怒火與煩憂,不往太子妃王氏之處,反如常般,邁向李選侍所居之所。
須知這勖勤宮中,李氏有二,平日裡受寵的李氏住西邊,而那位住東邊,宮裡便以東西李氏稱之。
較之西李氏的傾城之貌,東李氏則溫文爾雅,嫻靜端莊,平日裡少言寡語,入宮時僅為都人,因朱常洛之憐愛,方得寵幸,晉為太子選侍。
此刻,朱常洛怒氣衝衝地坐下,東西二李皆在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