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天華與韓文慶,師徒二人一番長談,忽地,崔天華心中憶起一事,與他那已故的師父,也是韓文慶的祖師,昔日所提之人有關。
想當年,崔天華尚年幼,師父曾言及華夏九州之內,有一股神秘勢力,或是一位超凡脫俗之人,以守護華夏為己任,從不涉足華夏內部紛爭,無論是江湖恩怨,還是朝代更迭,皆不參與。
唯有華夏遭受外族入侵之時,這股勢力方會現身,護佑華夏安寧。據聞,這股勢力在華夏已存在上千年之久。
此事乃是他師父為尋玄天閣遺落之物,暗自前往京城,於皇宮之中,無意間偷聽到武宗皇帝與一心腹太監的低語所得。
隻是當時,他師父一心尋物,無暇顧及細聽其中詳情。
韓文慶聞此,大驚失色,心中暗想,旎嘯定是那股神秘勢力之人無疑了。
隨後,崔天華鄭重交待韓文慶,讓他務必結交旎嘯,或許,旎嘯正是那股勢力的首領,又或與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韓文慶麵露難色,對問師父:“弟子對那鄭貴妃,有血海深仇,若他日旎嘯阻攔,弟子該如何是好?”
崔天華聽罷,卻是眉頭緊鎖,心中無解。但他深知徒弟報仇心切,誓要取了鄭貴妃性命。
一番思索後,崔天華緩緩說道:“那鄭貴妃受寵多年,已成大明之妖孽。為師近日觀天象,見京師上空妖氣繚繞,數年內,京師必將動蕩不安。
“那鄭貴妃即便不被皇帝定罪,也會因惹惱宮妃皇子,或朝中重臣,而遭彈劾。”
韓文慶自幼對師父尊崇有加,深知師父武功高強,且觀天氣、占卜堪輿之術亦是超凡入聖。故而,一聽師父此言,便知其意,隻待那鄭貴妃失勢之時,便趁機出手,取其性命。
隨後,韓文慶又提及在陝西所遇強敵,自覺修為尚淺,便再向師父求取絕學。
其實,他年不過而立,在同輩之中,武功已是出類拔萃,鮮有敵手。
崔天華未有拒絕,於數月之內,又傳授了他一套絕學。
時光荏苒,歲月如流。自韓文慶於冬末春初之際重返羅雲山,轉眼間,半年光陰已悄然逝去,時至八月。
這一日,韓文慶自覺新學絕藝已成,便辭彆師父,再次彆了師父下山。
他行至山腳下,忽逢一人,此人乃唐家堡的唐浩。
二人相遇,唐浩一口地道的川蜀口音,言談間不時夾雜著話頭,令韓文慶心生不悅。
唐浩年紀與韓文慶小不了幾歲,且在家中苦練武藝數年,實力大增。見韓文慶一身武者氣息,便起了好鬥之心。
二人隨即一番打鬥,打鬥間,韓文慶不慎遺落隨身玉佩。
然而,一番較量之後,二人竟生出惺惺相惜之感。韓文慶便詢問唐浩姓名,唐浩報出唐家堡之名。
韓文慶聞言,心中頓時明了。
原來,前年在陝西嶓塚山一戰,武當、青城、唐門等武林門派曾聯手助旎嘯一臂之力,身為東廠番子的他,對這些江湖之事了如指掌。
那一役之後,唐家堡在江湖之名,更是水漲船高,聲名鵲起。
韓文慶詢問唐浩緣何在此,唐浩卻未提及旎嘯,隻道欲往京城開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