旎嘯苦思冥想,絞儘腦汁,卻終是不得要領。
若說這走廊之中藏有一個大陣,可他瞪大了雙眼,也瞧不出半點端倪,更遑論尋那陣眼所在了。若道是幻象,卻又不見半絲痕跡,且與院落之外毫無二致,恰似那鏡花水月,虛幻難辨。
然則,有一事卻令人大為詫異。
那駱思恭下令讓人去拆那兩邊的灰牆,本以為不過是一堵尋常之牆,哪成想那牆竟硬如銅鐵,刀劍槍矛砍將上去,也不過隻留下幾道淺淺的痕跡罷了。
即便用上炸藥,也不過留下一團黑乎乎的焦痕,再無其它異樣,真不知那牆,是用何種奇石或神秘材料砌成,端的是堅不可摧。
此時,三侍女在那偌大的走廊中轉了一圈歸來。
先前,她們三人各自分開,各往幾處而去,皆是對著那地麵的石板,又是細數,又是踩踏,好似在探尋著什麼奧秘。
到了旎嘯近前,蘇凝梅一臉笑意,嘴上說道:“少爺,您說這是巧合,還是當真奇怪?這石板橫著的一排,竟恰好是九九八十一塊。可瞧來瞧去,也瞧不出布下的是何陣法,莫不是來自那天外之境?不過我倒是想到,何不利用這石板之數,來尋個破局之法?”
旎嘯聽得,眼神先是一愣,隨即恍然大悟,徑直問道:“你是說,用那九宮沉地術?”
凝梅笑著點頭,又踩了踩腳下的石塊,口中說道:“正是如此。既然這地底下傳來那等聲響,定是藏有異物。或許正如少爺您所猜測,這宅院最大的秘密,便在這腳底之下。”
旎嘯尋思片刻,覺得此計可行,當下便決定用那九宮沉地術。
他吩咐駱思恭帶人守於走廊兩頭,又讓百裡雲歌、駱風雁及一眾山莊弟子,皆退出這走廊。
不多時,三侍女已將那符籙精心繪就,依次鋪展於地。這九宮沉地術,並非那奇門遁甲之術,實乃一種玄妙術法。
相傳在劉漢之時,有一山莊弟子自外遊曆歸來,將此術帶回山莊,而後載於書庫之中,流傳至今。
此時,旎嘯緩步上前,立於眾符籙之間,口中念念有詞。
少頃,但見他雙袖翻飛,似那蛟龍擺尾,六十四道朱砂符籙應聲而起,浮於空中,離地二三尺。
隨著他一聲斷喝,符紙無風自動,緩緩旋轉開來,越轉越快,直至浮至幾丈之外,離兩側之牆不過幾尺之距,好似那眾星拱月,環繞四周。
凝梅三人各就其位,圍在旎嘯周圍,背對而立,手持長劍,神色凝重,小心提防著四周,嚴陣以待。
旎嘯施展玄門妙法,手指翻飛,快如閃電。
忽地,那六十四道符紙黃光一閃,各符紙皆是一分為六,恰似那六十四卦,又分三百八十四爻,瞬間構成一個巨大的八卦圖。
旎嘯手指玄妙,口中念詞不斷。幾十息後,符紙漸漸停止旋轉,穩穩地停於空中,黃光閃爍,似那神燈高懸。
此刻,旎嘯似是身負萬斤重擔,劍眉微蹙,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口中念咒詞也略顯吃力之態。
三侍女皆是轉身,見得他如此模樣,心中不免一陣心疼,可又深知此術玄妙,無法相助,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滿心無奈。
還好不久,旎嘯念咒已畢。但見他伸手一指,那三百八十四道符紙竟如靈物附體,“嗖嗖”鑽入石板縫隙之中,恰似那遊魚入水,悄無聲息。
而後,他並指成劍,腳踏禹步,每踏一步,地上便亮起一道黃紅光紋。九步之後,但見那長廊地麵之上,浮現出一個巨大的黃紅八卦圖,光芒閃耀。
“地龍翻身,九淵洞開!”旎嘯一聲厲喝,如那雷霆震怒,猛然跺向震位。
刹那間,長廊的地麵之下,發出龍吟般的轟鳴聲,震得這走廊都似瑟瑟發抖。
所有石板縫隙之中,噴出青色塵霧,如那仙霧繚繞,卻又透著一股詭異之氣。那看似厚重無比的石板,竟如浮沙般緩緩下沉。
更為詭異的是,那下墜的石板竟如活物一般,自行化作一級級懸空石階,每階皆泛著磷光,恰似那巨獸獠牙,螺旋向下。
走廊兩頭之人,皆被這奇景驚得目瞪口呆,瞠目結舌,久久說不出話來,如同那泥塑木雕,呆立當場。
終是旎嘯在下麵一聲斷喝,將眾人從震驚中喚回神來。隻見那地底下沉了五七丈之深。
駱思恭見狀,一聲令下,眾人便順著那石階而下。輕功卓越者,更是直接飛身而下。
那百裡雲歌與駱風雁,自是帶著眾山莊弟子,縱身一躍,來到旎嘯跟前。
此時,三侍女收起長劍,滿心好奇地打量著周圍。
但見那石壁灰黑色,光滑如鏡,也不知這下麵藏著何等機關,或是那出入口究竟在何處。
不過這下麵極為寬敞,真要搜查一遍,憑她三人之力,自是一時難以辦到,恰似那大海撈針,談何容易。
駱思恭當即令眾錦衣衛與京營甲士,舉著火把細細搜查,不放過任何一處。
還好沒有多久,但聞得一京營把總一聲高喝,眾人聞聲,皆快步上前。
借著那手中火把的微弱光芒,定睛瞧去,隻見那石壁之上,有一條極其淡薄的印子,若不細看,幾乎難以察覺。
這把總麾下的一名士兵,無意間撞到那石壁之上,隻覺有異,伸手一摸,方覺此中端倪。
駱思恭見狀,輕輕揮了揮手,一眾錦衣衛與士兵趕忙閃開,讓出一條道路,請旎嘯近前細看。
旎嘯走上前去,又是仔細端詳,又是伸手摩挲。
少頃,他對著三侍女微微頷首,似是有所發現。
解子音見狀,趕忙拿出一包粉末,對著那石壁輕輕一吹。刹那間,一幅一人高的圖案現於眾人眼前。
令人詫異的是,這圖案竟與旎嘯先前所見一般無二,隻是尺寸大了許多。
旎嘯心中一動,似是想到了什麼,又對著三侍女點頭示意。
而後,他轉身對駱思恭交待數句,言罷,他便退後數步,拿出那晶石,似在等待眾人準備妥當。
駱思恭當即吩咐一錦衣衛千戶,那千戶領命,不敢有絲毫怠慢,當下喝令一隊緹騎,約有三四十人。
這些緹騎得令,分散跑開,每人相隔三五丈之遙,沿著石階一路布開,直至那走廊儘頭,又延伸至院子之中。
喜歡大明天下梅花豔豔開請大家收藏:()大明天下梅花豔豔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