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至夜晚,剛到子時,旎嘯便一人易容喬裝妥當。他頂著凜冽風雪,繞行一圈,徑直來到建安坊。
那被殺的蘇承和之府邸,正位於建安坊西南之地。
蘇承和已然死去一個多月,自他死後,家中之人便搬往城外一處莊園居住。此時又逢這漫天風雪,隻覺這宅院陰森可怖,透著一股說不出的寒意。
旎嘯行至一幽僻巷子,縱身一躍,翻牆而入。
他凝神靜聽片刻,但覺四周萬籟俱寂,悄無聲息,遂輕抬腳步,往裡行去。其踏雪而行,竟無半分痕跡,身形輕盈若燕,悄無聲息。
舉目四望,隻見古窗之上,積雪盈寸,軒窗寂寂,似在訴說著往昔繁華不再。悲風凜凜,似利刃般穿透牆壁,直入室內,令人心生寒意。
但見這宅院之中,十數間房屋錯落其間,廊階之上,汙穢不堪,塵埃堆積如山,蛛絲縱橫交錯,布滿梁柱。室內香火全無,人蹤俱滅,一片死寂,宛如鬼蜮。
旎嘯繞宅尋覓一圈,卻未發現絲毫線索。
他轉至一間書房,但見室內除幾張破椅折桌外,竟滿屋皆是經書。
那經書卷插牙簽,整齊排列於書架之上;壁間懸著一把焦尾古琴,琴身古樸典雅;牆上掛著一幅孤梅圖,墨色淡雅,意境清幽。
旎嘯於室內細細尋覓蹤跡,忽於幾處發現斑斑血漬。
聽聞韓文慶所講,那蘇承和便是在此間書房,於夜晚遭人殺害,凶手卻弄出一個自殺的現場,妄圖掩人耳目。
旎嘯不時舉目四望,不時輕敲牆壁,欲尋得些許機關暗道。
然一圈尋下,他卻無任何發現。倒是那書案之上,雜亂無章地擺放著一本書籍,書上尚有褐色血漬,似在訴說著那夜慘狀。
旎嘯見尋覓無果,正欲離去。
行至門邊,他腦海中忽地靈光一閃:那書案上的書籍,若是蘇承和被殺當晚正在翻閱之書,那此書定當從蘇承和手中脫落,書頁之上,應有折痕或是撕頁之跡。
旎嘯複又行至書案之前,伸手將那書拿起,定睛細細一瞧,果見書頁之上折痕宛然,心中不禁大驚。
他暗忖道:“怪了!那廠衛辦案,向來以心思縝密、行事精細著稱,如此緊要之證物,怎會事後竟隨意丟於這書案之上,全無收拾整理?”
旎嘯忽地心中一動,暗自思量:“隻怕此書,若當真是蘇承和那晚所看之書,那凶手殺人之後,既已將此書帶走,卻又為何又放將回來?這其中定有蹊蹺。
“若此書並非那晚蘇承和所看之書,那也定是那凶手,尋了一本與那晚蘇承和翻閱的毫無二致之書,事後故意放置於這書案之上,妄圖混淆視聽。”
“然則,不管此書是真是假,那凶手為何定要將書放置於這書案之上?這其中定有不可告人的隱情。”
旎嘯眉頭緊鎖,苦苦尋思片刻,忽地計上心來。
隻見他於四周依奇門之理,擺下一個奇門陣法,將自身與那書案皆掩藏於陣法之中。
此陣玄妙非常,即便有亮光透出,於陣外之人而言,也是全然無法瞧見。
而後,旎嘯取出一火折,輕輕一吹,燃起一簇火苗,將那書案照亮。
他湊近前去,仔細分辨,但見書案之上塵灰堆積,而書上麵的塵灰,與書案之上的塵灰相較,還是隱隱有些不同之處。
旎嘯心中陡然一震,如撥雲見日,終是確認無疑,此書確係凶手事後又放回書案之上,且擱置時日已然不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