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眼界。
徐明自然是不如,到達過天元之地的長生長老。
可徐明說的也有道理。
有長老開口道:“正如長生長老自己所言,天元之地路途遙遠,跋涉艱難,那裡的事情影響不到我們蜀山劍宗。”
“長生長老的見識固然更多。”
“但對身處神武域的我們而言,又有何作用和幫助呢?”
這次顧長歌沒有讓江郎回答,而是自己開口說道:“天元之地,天下中心,彙聚天下之事,神武域雖距離遙遠,卻也並非不受影響。”
“也可說天下如棋局,無論何地都身處棋盤經緯之中,牽一發而動全身,天元之地為棋盤中心,更為重中之重。”
嗯?
眾長老疑惑,紛紛看向顧長歌。
顧長歌卻是隻作答這一句,而後閉口不談其他。
宗門有宗門的規矩。
唯有踏入道境,方能知曉一二。
顧長歌話音落下後,徐明也沒有再說什麼,議事廳中再度響起悉悉索索的議論聲。
總的來講。
現在三人之中。
資曆最為淺薄的夾穀小春,基本已經被其他人所忽視,而剩下的顧長歌和徐明,二人支持者各半。
心向徐明者。
主要是認可其在外務堂深耕多年,能妥善處理蜀山劍宗之外事,於神武域之地見解頗深,且北海大陸諸仙門欲伐妖域之地,正好需要與諸多仙門打交道,徐明擔任大長老正好合適。
而心向顧長歌者。
多是驚歎其天賦和見識、勇毅。
凡俗有言:“能涉千裡者,非有資財之厚,必有心智之堅,力之勇武。”
此話用在修行界亦是不假。
從北海大陸到天元大陸路途遙遠,其中各種險地、危機不知幾何,能安全跋涉之人,必是實力強大,心智堅定之人。
從其行,而知其誌。
一個實力強大而又勇毅,天賦卓絕的大長老,同樣滿足許多人的想法。
簡而言之。
分屬兩派的支持者。
一派看重於徐明的處事能力,而另一派更喜歡顧長歌的個人風采。
或者說魅力。
彆看魅力二字說來輕巧,可是卻也能起到攏聚人心的作用。
大殿之中爭論不休。
顧長歌立在大長老身邊也不言語,對他而言這個位置坐與不坐,沒有什麼影響,甚至不坐更好,也少一些操勞心事。
他方才見夾穀小春的驚世之言。
甚至動過念頭,將大長老之位順水推舟落到他身上。
隻是沒想到在爭鋒之中。
夾穀長老完全落於下風,完全說不上話來。
這無疑是一件悲催的事情。
夾穀長老要底蘊沒底蘊,要支持沒支持,要實力沒實力。
完全屬於三無人員。
徐明觀察著周圍的動靜心中有了決斷。
自己和對方的支持率,現在基本上是對半開。
但對方有大長老支持和舉薦。
自己若是不能再拉攏一些人過來,恐怕最後自己還是失敗的!
他有些不甘心。
經曆外界諸多事務他也有野心。
並非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蜀山劍宗。
蜀山劍宗的實力他很清楚,故而認為蜀山劍宗能登臨更高的位置,比如說……將太清教第一仙門的位置拿下來,亦或者朝著北邊或者南邊擴展影響力。
蜀山劍宗立宗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