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東拍了拍腦袋,嗐,都忙暈乎了,今天是周末星期日啊,可以再多睡一下,但一想不對啊,今天是媳婦去供銷社上班的第一天,供銷社可沒有星期日休息的。
王向東趕緊起床洗漱,再拿兩饅頭啃著就下樓了,今天前台的白班是芳姐。
“芳姐,你這周日也上班啊。”
“是向東啊,我們是輪班的,還不都是為你們服務啊,怎麼著,要退房啦。”
看到王向東手裡的鑰匙,肖芳笑著問道。
“住兩個晚上也差不多了,麻煩你了芳姐。”
“不麻煩,以後有空來姐這裡坐坐啊。”
“好咧”
王向東揮揮手出了招待所,騎上自行車急匆匆的趕到東直門供銷社。
供銷社周日是最忙的,售貨員是實行輪休製,因為大部分民眾都是選在休息日來購買物品,所以這個時間點大堂裡擠滿了人。
東直門供銷社麵積有兩百多平方,布局倒也簡單,三麵都是由一米多高的玻璃櫃拚接起來的櫃麵,在轉角處有擋板隔開,這是供售貨員出入的地方,玻璃櫃台把售貨員與買主隔開,人貨是分離的,裡麵靠牆都是高大的貨架,一層層的,擺滿了貨物。
銷售的物品也是分門彆類的,有日用品、五金類、食雜品、毛布料等不同櫃台,每個櫃台都有專門的售貨員,都在忙碌著。
王向東一眼看到自己的媳婦,她是在毛布料櫃台裡頭,跟在一個三十多歲的大姐身邊學習,還得是有關係啊,乾爸特彆關照,給安排在最輕鬆的崗位上。
因為這個櫃台前的人最少,目前隻有一個人正在買布料,邊上有兩個人在看玻璃櫃裡擺放的各色毛線,毛線五顏六色的一束一束。
這樣的毛線買回去還不能馬上去織毛衣,得把毛線繞成圓團狀,這得兩人配合,一人雙手撐開毛線,另一人從線頭開始繞,直到把一束毛線團成一個毛球,然後織毛衣就方便了,放包裡放籃子裡,口袋大的都可以放兜裡,走到哪裡都可以織毛衣了。
織毛衣那就考驗女人的手工活了,這年代的女人基本都會,打小就跟著媽媽姐姐們學,三、四根羊毛針在手指的靈巧翻動下,毛線慢慢的就轉變成毛衣了,熟練後都能盲織了。
布料則是一匹一匹的立在後麵的貨架上,布料自身當然立不起來,它要纏繞在一塊木板上,利用木板才能立在貨架上讓顧客挑選。
這裡的布料花色有十幾種,主要是以藍、黑、灰為主,也有紅綠帶花的,當然價格就更貴了。
大姐這時正取下一匹藍布,依著買主的票據尺數拿木尺量著,然後拿粉筆沿著木尺劃一條線,一把大剪刀刷的一下就沿線裁下,動作很是麻利。
接著雙手把藍布對折幾下遞給買主,同時收下買主遞過來的錢和票,最後在櫃麵的賬本上把這些錢票數據填寫上去。
大姐很細心,每進行一個動作都會給秦玉茹講解一下,後者也很認真的聽著,連王向東站在櫃台旁看著都沒注意到。
“媳婦,忙著呐。”
“啊,東哥伱來啦,這位是趙麗娟趙姐,她來教我,趙姐人真好。”秦玉茹開心的說道。
“趙姐你好,麻煩你了。”
“你就是玉茹愛人啊,不麻煩,玉茹聰明著呢,學得很快,我看明天就能自己站櫃台了。”趙麗娟放下手裡的鋼筆,笑著回應道,主任親自指派,還特彆叮囑她了,她能不上心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