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遠洋貨船與大副
“既然答應帶你出去,錢的問題肯定要幫你解決了,錢帶了吧,我陪你去一趟銀行,從商會戶頭那邊換五萬外彙券給伱,回頭剩下多少再換回給我。”見王向東點頭,廖清風就坐上他的車前往銀行了。
這裡要區分兩個概念,外幣和外彙券,外幣就是國外的錢,外彙券是我國發行的一種代金券,銀行存進多少外幣,相應的就放出多少外彙券。
也就是說咱們的錢不能直接去銀行換成外幣,要先轉為外彙券才能去換外幣。(這裡頭有些複雜,金融知識豐富的幫忙科普一下)
這年頭咱們的錢跟島國幣沒有正式的兌換彙率,也就是說沒有貿易往來、互不認可了,所以得通過中間商,那就是醜國幣和鷹國磅。
咱們國家此時的外幣儲量很有限,就拿醜幣來說,去年底統計總共才0.億醜幣,也就是說外彙券能放出去的隻有0.億,這個量太少了,所以出口創彙是當前很緊要的工作。
解放後這麼多年的彙率都是固定的,醜幣跟咱們的錢都是:.,王向東帶來的五萬塊錢也就隻能換到兩萬醜幣還剩八百塊錢。
而醜幣跟島國幣也是固定在:0,那王向東換到的兩萬醜幣就相當於0萬島國幣,好多啊,可以砸死小鬼子了。
有廖清風幫忙,王向東換到了兩萬醜幣,一百麵值的,五十紮換成了兩紮,這下連旅行包都省了。
下午被張副廠長帶到技術科,通過幾個工程師的圖例講解、數據分析、設備拆裝等一係列的認真細致的介紹後,王向東昏昏欲睡,熬過兩小時,他的腦袋瓜嗡嗡的,也不知道記住了多少,或許、可能、大概、估計是啥也沒記下來。
晚上不敢造次,王向東老老實實的在家睡了一晚,第二天精神抖擻的騎車來到火車站,彙合廖清風的團隊一起上了火車,略微看了一下有一百多人,貨物也已經裝車了。
傍晚時分到達青市,十幾輛卡車裝載了貨物跟隨著幾輛客車來到了碼頭,這時的青市港口隻有六個碼頭,這裡是一號碼頭,最大的,雲集著大量的搬卸工,又是一番搬運,貨物和人員都上了一艘遠洋貨船。
這是一艘我國自行建造的五千噸遠洋貨船,在“一五”計劃完成後,我國的造船工業發展迅速,也為我國的海運事業開拓了前景。
今年的四月份,我國第一艘自行研究、設計和建造的萬噸級遠洋貨船“東風”號成功下水,這是一個曆史性的突破。
萬噸級遠洋貨船在當時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拿世界上最大的陸生動物非洲象來舉個例子,非洲象最重的可達.噸,而“東風”號就可以裝下00頭,由此可見這艘船的體量有多大了。
而且“東風”號可以從滬市出發沿途不加燃料,經三大洋直達鷹國,被譽為我國十大名船之首。
當然這不能與後世的幾十萬噸的輪船相比了,時代總是不斷前進的,科技也是不斷發展的,都是由一個個裡程碑疊加起來的,“東風”號在我國航運發展史上就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裡程碑。
王向東現在上的這艘遠洋貨船還是五千噸級彆的貨船,在這裡他結識了廖清風的兒子廖小春,他是貨船上的大副。
“你們倆先聊著,我去招待彆人了,小春,你帶好向東啊。”廖清風把王向東扔給兒子就走了。
“春哥好,春哥你抽煙,春哥你跟我說說你這大副是做啥的?”王向東站在甲板上跟廖小春抽煙吹風,他感覺春哥這名字很有喜感,不自覺的就親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