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是玩的熟練了,就像那些玩雜耍的,毽子就如同粘在身上一般,上下翻飛卻不會落地,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感覺做出來的毽子挺合適的,於是三個小姑娘繼續製作毽子,然後人手一個,剩下的就暫時留著了。
這下又來了興致,體力也恢複了不少,於是三個小姑娘又跑回院子裡玩起了踢毽子,單人踢,多人踢,然後又吸引了其他孩子的加入。
放假就是孩子們放飛自我的時間,隻要有玩的,那就歡快的參與進去,一個個滿臉笑開了花,那種笑,是發自內心的笑,是童真的笑容,是物質匱乏年代孩子們對“幸福指數”的理解。
終於玩累了,都回家歇歇,秦玉夢也回屋喝水,想到剛才張鐵花說的野雞毛可以拿去廢品回收站賣掉,頓時廚房角落的那一堆難看的野雞毛就變順眼了,那些可都是錢啊。
就用裝野雞的布袋把野雞毛裝上,鎖上房門,秦玉夢就去找張鐵花,讓她領著去廢品回收站了。
這年頭的孩子們對哪裡最熟悉呢,除了玩耍的地方,那就是廢品回收站了,家裡的大人平常可不會隨便給孩子錢的,想要吃到零嘴就得自己想辦法,於是就得到處找尋廢品垃圾拿去換錢了。
這年頭咱們國家在廢品回收及處置方麵,如果自稱老二的話,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敢稱第一的。
這時候的廢品回收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物質匱乏,要提高重複利用率,所以廢品回收部門也是組織嚴密,流程井然,調撥有序的。
而能夠回收重複利用的廢品種類,那可是細到令人震驚:雞鴨毛、廢電池、牙膏皮、肉骨頭、桔子皮、碎玻璃、破棉絮、布角料、眼藥水瓶、各種料瓶、長短發辮、揉皺汙損的垃圾紙、燈泡、日光燈管等等,沒有你不知道的,隻有你想不到的。
所以這年頭的垃圾灶是孩子們最喜歡去的地方,因為這裡麵說不定就能撿到能換錢的東西了。
前麵沒有提到的各種書報、破銅爛鐵是不可能到廢品回收站的,書本和報紙雜誌是家裡很實用的包裝材料,不可能賣掉,而破銅爛鐵更得保留著,說不定啥時就能用上了,可見老一輩積攢舊貨的習慣總是世代延續著。
所以說要是想從廢品回收站裡撿漏基本不可能,裡頭的工作人員精明得很,稍微有點用的東西怎麼也輪不到外人來掏買,想要撿漏買便宜貨還是得去信托商店。
當然了老百姓也有自己的價值判斷,能寄售的肯定放信托商店,沒用的才拿去廢品回收站換錢,讓這些廢品貢獻出最後的剩餘價值來。
而廢品進入廢品回收站後就得重新分揀分類了,回收站的工作人員乾的就是這種又臟又繁瑣的活。
後世提倡的垃圾分類僅僅隻是泛泛的幾個大類,而這年頭的廢品分類就太細致了,就以回收雞毛鴨毛為例,鴨毛中的細絨每斤元,粗毛每斤元,雞毛每斤才分,這差距也太懸殊了,母野雞毛每斤角分,公野雞毛每斤元等等。本章完
:..0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