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娜趕緊招呼王向東和兩孩子進去吃了飯,然後看著他開著車子載著大呼小叫的兩孩子離開,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二十多分鐘後來到了村子,村外的一處空地上已經圍著有大幾十人,都是盤腿坐在草地上,悠揚的馬頭琴聲飄揚在原野上。
王向東一手牽著一個孩子加入其中,坐在人群中觀看烏蘭牧騎的表演。
幾個演員都是穿著蒙古族的傳統服飾,男的穿鑲邊的蒙古袍子,腰紮紅黃綠彩色緞帶,腳穿皮靴和氈靴,頭纏紅藍布;女的穿著鮮豔的裙子或連衣裙,用各色頭巾包著頭,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烏蘭牧騎的演員們表演的節目多為自編自演,以反映農牧民生活為主,他們的創作靈感都來源於農牧區基層,演出劇目還原了農牧民的生活,把生活融於了藝術中,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喜歡看烏蘭牧騎表演的原因。
演員們排出了草原劇《兩朵紅花》、《為了孩子》,器樂合奏《阿斯爾》、《八音》,好來寶《宏偉的計劃》、《幸福路》,舞蹈《擠奶姑娘》等節目。
節目雖然不多,但反響極好,每一個表演結束後都引來了長時間的鼓掌和喝采,有的還帶動能歌善舞的牧民們加入其中,載歌載舞,一片歡聲笑語。
表演結束後村長他們意猶未儘,叫來幾個半大孩子也給大家表演了騎馬與摔跤。
對於草原牧民來說,騎馬和摔跤可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對王向東來說就不一樣了,看著孩子們熟練的上馬奔馳,他很是羨慕,這就像學開車一樣得花時間去學,算了,他還是開車的好。
同樣的,摔跤也是打小就練起來的,這也是個技術活,瞧瞧孩子們有模有樣的擺著架勢,由於發力而漲得通紅的小臉蛋,周圍還有圍觀的男女老少加油鼓勁的歡笑聲。
雖然物質生活差了些,但王向東感覺這年頭的牧民精神生活依然飽滿,充滿著對未來的希望,也是有激情的,日子過得一樣的有聲有色。
帶著兩孩子回來,蒙古包前又是一陣歡笑,孩子們跟塔娜描述烏蘭牧騎的表演活動,雖然聽不懂他們之間的交流,但情感的流露是遮蓋不住的。
想到回京城的火車是明天上午十點多的,王向東乾脆再呆一晚,這回就直接往北走,再往東繞一圈回來,又收獲了近兩百隻黃羊,雖然對於數量龐大的黃羊群來說微不足道,但好歹幫這一片的草場減輕了一點負擔了。
早上八點多王向東回到烏蘭察布市火車站,吉普車車鬥是用篷布蓋得嚴嚴實實的,裡頭放著近三十隻黃羊,也隻能放這麼多了。
“隊長,你出去一天兩夜了,我們擔心死了。”陳大鵬一看到王向東到了就說道。
“沒事,我這不完整無缺的回來啦,把車廂門拉開,我把車子開進去。”王向東停車應道。
“隊長,車上裝的啥啊?”李上進想去看看車鬥。
“彆動,開門去。”陳大鵬拉住了他。
“啊,哦。”
火車啟程後王向東才告訴他們車鬥上裝的啥,當然說的是部分是他去打來的,其他的是收購來的,二十多隻黃羊將近兩千斤也讓他們驚歎不已。
跟著王向東出來肯定有好處啦,他拿來一個布袋,從裡頭拿出三塊臘羊肉分給三人,每塊都有三斤左右,算是給他們的福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