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哪來的魚肉?上麵下來支農的還帶魚兒來?是哪個單位來的?這不公平啊。”這個叫張正標的看到兩邊的屋裡熱火朝天的吃飯場麵,聞到屋裡飄散出來的魚香,馬上連聲問道。
“跟我喊不公平有屁用,有本事找縣上說去,有什麼事快說,彆耽誤我吃飯。”張正奎不理他。
“我就是來問問你們這邊畝產能有多少?估算出來沒?”張正標低下聲音問道。
“明天再看,現在誰知道,晾曬一下午還不夠,回去吧,明天會告訴你的。”張正奎揮手趕人。
“彆啊,來都來了,我也吃過了,你怕啥?”張正標厚著臉皮擠了進去。
湊到兩張辦公桌拚起來的餐桌旁,看到有魚有湯還有王八,張正標直咽口水。
“你不是吃過飯啦,誒,這是我的筷子。”攔是攔不住了,誰知道這貨一進來就拿他的筷子夾起王八頭塞進嘴裡,張正奎趕緊去搶筷子。
“吃你一塊王八肉咋了,彆這麼小氣。”張正標嘴裡含胡的應道,還搶過張正奎的酒盅咪了一口。
“大家吃啊,不用理會這家夥,王隊長,好像你的隊員在叫你啊。”張正奎朝王向東使了個眼色。
“哦,那我出去看看,我也吃好了,你們慢用啊。”王向東會意就順勢走了出去。
果然,軋鋼廠的這些隊員們已經跟十個半大孩子融在一起了,吃飯的桌子都相鄰著,議論的話題也都離不開王向東,四合院裡的三個孩子更是眉飛色舞的說著跟隨王向東去炸田鼠、抓野兔和網魚的事跡了。
王向東一聽聲音就轉頭了,這時候湊過去就是輿論中心了,他可不想浪費口舌去跟他們廢話,還是回客房休息一下。
張正標想套話,村委幾個卻都閉口不談,再到食堂去探探,村民們更是嚴防死守,最後他隻能鬱悶的騎車離開,好像聽到了紅星軋鋼廠的名字,他村裡也有來自軋鋼廠的支農小隊,回去問問。
飯後稍微休息一陣子,大家夥又開始乾活了,割麥子的還是去田裡,翻曬麥子的去打麥場,食堂裡的大嬸們打理清楚後倒是可以帶著老人小孩回家休息一下。
王向東也開車出去了,院裡和外頭打麥場的村民還很熱情的跟他揮手,嘗過甜頭了當然都期盼著他能多帶些魚兒回來,就算是過年也沒這麼痛快的吃魚肉啊。
這回沒有直接去網魚,開車往東來到了北運河鎮,來看看這個京杭大運河的最北碼頭。
鎮子在運河西岸,運河在這裡折向西進入通惠河,所以鎮子也是在通惠河的南岸。
馬路一進鎮子就全是青石條路,從碼頭到鎮上的街道都是這種路,便於運送和裝卸貨物,若是土路,馬車牛車深陷進去就麻煩了。
運河的兩岸都有碼頭,此時還停泊著不少船隻,沿街果然都是商鋪飯館,長達近千米的沿岸街道不得有二、三百家,難怪這裡能成為運河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