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喲,我把這給忘了,得嘞,我這就去打水來。”王向東拍了下腦門笑道。
王向東這才想起忘了要先往水缸裡注水,這下不能用空間裡備著的泉水了,好在他之前早已打聽過這胡同附近有井,那就去挑水吧。
斜陽胡同口沿著巷子往西走十幾米處就有一口四眼井,這是這條巷子附近三個胡同裡沒有安裝自來水的住戶共用的井,之所以叫四眼井,就是在作為井蓋的大青石板上鑿四個孔,既方便多人打水,又能防小孩掉入井裡。
京城裡頭以前也有不少井,但因為水質差,渾濁苦澀,適合飲用的不多,所以城內的都跑城外去挑水,更多的是買水喝,這就多出了個職業叫水夫,專門從城外的“井窩子”裝甘甜的井水推進城裡販賣。
要說京城哪裡的井水最甘甜,那就非西山那邊的玉泉山莫屬了,皇宮裡的飲用水都是從玉泉山拉來的。
皇宮裡沒井嗎?這怎麼可能,紫禁城裡可是有大大小小的井七十多口,但水質都不儘如人意,再一個原因大家都知道的,皇宮裡的水井淹死了不少人,這就更讓人忌諱了,所以裡頭的貴人們都把目光投向郊區了。
比如乾隆皇帝更是個講究人,他特意派人對京城周邊的井水進行水質比對,得出玉泉山的井水質量最輕,也就是說水裡所含的雜質最少,所以以後就把玉泉山的井水指定為皇家專用了。
不過也不是說京城裡的井水都不好,也有水質好的,那些井卻是侵入京城的外**隊挖出來的,他們也嫌棄京城的井水苦澀,跑玉泉山去運又很麻煩,供應不上軍隊的使用,於是他們就自己打井了。
京城周邊有不少河流,地勢也較低,所以打井容易出水,井打得都不深,而外國人卻打了很深的井,穿過隔水層,打到深層的蓄水層,那裡出來的地下水的水質就好多了。
而斜陽胡同口外的這口水井正是當年外國人打的井,水質好,略微有些甘甜,所以這附近好多人家寧願打水也不安裝自來水,而且自來水還得交錢呐。
王向東來到四眼井時正好看到一個中年人在打水,隻見他拿著一個小桶伸進孔眼裡,感覺到小桶下到水麵了,就輕輕的左右晃動手裡的麻繩,猛一使勁,小桶一傾斜就湧進了不少井水,隨即下沉後就灌滿了水,然後雙手互相搗騰著麻繩,幾下子就把裝滿水的小桶提了上來,倒進大木桶裡,用同樣的方法再來幾次,然後用扁擔挑著裝滿井水的大木桶回家了。
這下王向東知道為什麼一副大水桶旁邊多了個小桶了,敢情這小桶就是用來打水的。
有樣學樣,王向東也拿著小桶伸進孔眼裡,井看來並不深,可以感覺到小桶很快到達水麵,左右晃動麻繩,再使了個巧勁,果然看到小桶橫在水麵上,井水就湧進去了,小桶下沉,很快就滿了。
這個好玩,王向東重複了幾次就熟練了,到最後隻要抖動兩下就能讓小桶進水,嘿嘿,真不愧是我啊!
一擔水還裝不滿水缸,王向東就再跑一趟,這回李嵐也要跟來了,小樂兒也想跟,那就都來吧,這是必須知道的地方。
“三黃,你在家呆著啊,我們很快就會回來的。”小樂兒按住三黃的狗頭說道,三黃舔了一下她的手,嗚咽一聲蹲了下來,臥草,這麼聽話啊。
鎖上院門,三人很快來到了四眼井邊,王向東做示範,李嵐也上手試了試,又不是沒打過井水,就是孔眼小了點,熟練後其實也並不費勁。
“你是東家吧,好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