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複帖》在皇宮裡代代相傳,到光緒時局勢混亂,恭親王知道《平複帖》是一件重寶,為慎重起見便帶到恭王府代為保管,實際上他就是想據為己有,因為卷中就有“皇六子和碩恭親王圖章”的印記。
清朝滅亡後,恭親王的孫子小恭親王溥偉把樂古齋裡的全部古董賣給了小鬼子,拿錢逃往青市圖謀複辟,而爾爾齋和《平複帖》就留給了溥心佘,後來溥心畬母親去世,他為母治喪急需錢,直接就四萬塊大洋變賣給了張伯駒。
正因為是賣給了國人,這幅國寶總算是留在了國內,後來張伯駒與潘素夫婦將自己巨資購藏的書畫全都捐贈給國家。
提起這個溥心佘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他,他也是恭親王的孫子,還是個頗有名氣的畫家,更是和浦偉一樣是天大的敗家子,他把恭親王收藏在爾爾齋的大量曆代書畫隨意變賣,換到上百萬銀元拿去揮霍享樂,最後還跟著光頭逃亡去了台島。
溥心畬賣給張伯駒的《平複帖》,因其年代最早、最為珍貴,是留到最後母親去世缺錢了才出手的。
在這之前,溥心畬已經賣掉了大量的著名古代書畫,他後來自己坦白說賣掉的唐代的書畫有顏真卿《自書告身帖》、韓幹《照夜白圖》;宋代書畫有易元吉《聚猿圖》、戴琬《畫鳥畫冊》、宋徽宗《五色鸚鵡圖》、陳容《九龍圖》、無名氏《群牛散牧圖》;明代字畫有文征明《園池圖冊》、祝允明《臨黃庭經卷》、祝允明《和陶飲酒詩冊》、仇英《梅花公主圖》、仇英《四時宮樂圖》、沈周《行書虎丘詩卷》、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圖冊》等等。
最讓人氣憤的是這些曆代著名的書畫都賣給了外國人,現在大多保存在醜國和島國的博物院裡。
邊聽著楊老師的介紹,王向東和巴圖也邊乾活邊罵這兩大敗家子,先砸樂古齋前麵的空地,沒有異常,再砸爾爾齋前麵的空地,這下有不同的聲響了,當然也隻有王向東知道,這微弱的差彆普通人的耳朵哪區分得出來啊。
“不是暗室,應該還是像梧桐園那樣埋著箱子吧,巴圖大哥,去彙報吧。”王向東肯定的點頭說道。
“要是有箱子,這裡埋的不就是書畫嘛,溥心畬不可能把所有的書畫都賣了,說不定逃亡前還藏了一些起來,不行,我也得去彙報。”楊老師猛地一個激靈,他也跑了出去,應該是去向故宮博物院的領導彙報了。
陳主任還是找的尹所長他們考古研究所的,而楊老師叫來了故宮博物院的領導和專家,兩撥人馬急切的盯著工作人員挖坑。
當兩口大箱子挖出來時,擦拭一下可以看到紅漆還很光亮,說明埋藏的時間不會太久遠,打開其中一個箱子的銅鎖,箱子裡頭果然是幾十幅畫軸,這些個專家全都撲了過去,眼看著就要爭搶起來了。本章完
:..0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