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就用剛才選定的藤帽子,也把樣式畫出來給陳實誠看,征求他的意見。
陳實誠自然沒見過這兩種頭盔,連聲叫好,夏天用的藤帽不急,而且王向東已經定製了,回去後要馬上著手開發生產冬天的頭盔了。
第二天上午十點多,京城那邊送來的五輛摩托車陸續駛進了廣場,一紅二黑二藍,這下又引來了圍觀熱潮。
陳昊和另外四個工人小心翼翼的操控著車子,臉上滿是興奮自豪的神情,原本以為騎摩托車的機會沒了,沒想到兩天後就來機會了,廠裡讓他們再送五輛摩托車去滬市,哈哈,意外之喜啊。
早就等在展台的已經預定的客人這下有些犯愁了,選什麼顏色的呢?
第一個訂購的那位已經付清了尾款,一早就來到這裡,求著王向東指導駕駛技術,兩個多小時後居然能勉強騎上一小段了,看得那幾個老外躍躍欲試,王向東乾脆讓其他幾個也客串了一回教練,指導他們熟悉和操控摩托車。
“王科長,多謝你的指導啊,我還有一個請求,能麻煩你送貨上門嗎?我想把摩托車直接騎回家去,拜托你跑一趟了。”
試騎過程中雙方已經相互認識了,這個叫黃玉霖的沒有像幾個老外那樣找來板車托運,老外是三種顏色各選了一輛拉走了,也不知道是通過海運還是鐵路運輸帶回國去。
“黃同誌,帶好頭盔,咱們出發了。”王向東進去跟陳實誠說了聲,客戶的要求肯定得滿足啊,回來叫輛三輪車就行,還能順便逛逛。
“好嘞,謝謝王科長啊。”
黃玉霖說他家住在八仙橋,王向東當然沒聽說了,就在他的指引下前進,隻是被一個大男人摟住腰感覺很不自在。
八仙橋位於滬市的西麵,解放前就是水陸交彙的地方,洋涇浜、周徑浜流過這裡,還有肇家浜、陸家浜、泥城河等,河道縱橫,聯通著江河湖海,河多了自然橋就多了,八仙橋的名頭可能就從這裡來的吧。
八仙橋地區早年還是滬市的南市(華界)北市(租界)交界處,滬市的中外商人及蘇浙地區的老百姓,都會來此地交易,是滬市城外最大的集市。
現在八仙橋的地標性的建築還有大世界、青年會、八仙橋小菜場等,還有就是幾條著名的大馬路了。
“呐,看到淮海路了嗎?再過去那一片就是均培裡,從這個弄堂騎進去,最裡頭一座院子就是了。”
依著黃玉霖的指引往弄堂裡騎,可以看到兩邊有幾座高大威嚴的石庫門房子,最裡麵的一座門楣特彆高大,門上一副獅口黃銅門環金光錚亮。
就這高門大院的,再加上這人姓黃,王向東很自然的就把他跟解放前滬市青幫三巨頭之一的黃金榮聯係起來了。本章完
:..0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