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老人和”本店最出名的菜肴就是糟貨,這裡的糟貨其香味與滋味在本幫菜館中無出其右。
做糟貨最好的東西是熟的白肚、豬舌頭、豬腳爪、雞腳爪、鴨舌頭、小黃魚、毛豆等等。
店麵不大,附近的人大多是來買上幾樣帶回去品嘗的,他們這一大群人進來就把兩張桌子並起來,每樣來上兩盤,配上南方的主食大米飯,再叫上兩壇黃酒,沒有後世的大魚大肉,卻也豐盛簡便,大家心情都是極好的,吃得自然是暢快舒坦了。
吃飽喝足那就逛逛街消消食了,沒走幾步就看到一家土特產食雜店,店名叫“葉大昌茶食鋪”,走進去一看,土特產種類豐富,南北貨都有,可以看出擺在最顯眼位置的麻酥糖應該是最出名了。
牆上掛著幾幅黑白照片,看到一下子湧進來這麼多顧客,售貨員熱情的介紹起他們的鋪子,這是二十年代浙省人葉大昌闖蕩滬市時開設的鋪子,專營大江南北各種特產,品種多樣,價廉物美,鋪子已經有近四十年的好名聲了。
想著明天就要回去了,那肯定得給家人帶些土特產了,特彆是上午剛來的陳昊五人,少則一兩包,多則五六包,大家一番大采購,店裡的售貨員那是樂開了花。
逛著燈火通明的馬路,看著車水馬龍的人流,放眼兩邊的高樓大廈,東方大都市的繁華確實讓大家震撼和感慨,都有些流連忘返了。
畢竟外出的鳥兒也得歸巢,經過一天半的行程,王向東他們終於返回了京城,晚上十點多到的車站,好在都是住在城裡的,那就準備結伴回家了。
京城可比滬市冷多了,大家出了火車站就感覺寒風撲麵,都把衣服扣緊把衣領立了起來。
拒絕了過來拉住宿的人,王向東跟陳實誠商量了一下,還是叫幾輛三輪車把大家送回家去,太晚了,分散了走又冷又不安全的,還都帶著大包小包的。
於是就把押運隊的三人分開,能順路的兩、三人一組,這樣就叫來三輛三輪車和兩輛平板車,陳實誠付了錢,一個人是一毛五,拿到票據後就分頭走了。
王向東自然得送陳實誠回家,他的身上可是帶著銷售摩托車的上萬塊錢,肯定得安全護送到家,他家在北新橋那邊,也算順路了。
兩人各有兩個旅行包,其中一個是百貨商店經理送的,再加上鼓鼓的挎包,腿著回去那是不可能的,公交車這個點也已經停了,隻能辛苦蹬三輪的師傅了。
車站外的廣場上除了三輪車和板車,也還有自行車,也是載客的,王向東心想要是以後摩托車普及了,出來跑跑摩的倒是一個不錯的副業啊。
隻是這幾輛自行車跟著他們是怎麼個意思啊,從車站出來後往東走,師傅說從建國門大街往北一路直行就能到達北新橋的,可這一出來就有自行車跟上,沒多遠就陸續加入了幾輛,還帶著人,今晚回來的旅客不少呀。
“同誌,坐好了,我得繞個道了。”師傅回頭看了眼後懊惱的說道。
“出什麼事了同誌,你是不是不舒服了?”陳實誠以為師傅出啥狀況了。
“不是我,是你們被人給盯上了,這大包小包的著實讓人眼紅,有人想打劫,就是後麵這幫街溜子。”師傅邊說邊加快速度朝一個巷子騎去,那五輛自行車也加快速度跟了上來。
王向東之前在廣場上也已經注意到了,那幾個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的小年輕可不像載客的,嘴裡叼著煙,眼睛滴溜溜的一直在四下搜索著,那是在尋找目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