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咣咣”
王向東敲響了門環,很快楊誌信就出來開門了,把人讓進來後馬上掏出一串鑰匙遞過來。
“東家,院門的鎖我給換了,這是新型的插孔鎖,我拿了一把,這裡還有五把,您收好。”
“哦,我看看。”
王向東之前還沒有注意到呢,現在一看,果然門鎖裝上了,這是後世已經淘汰的鐵板鎖,外頭是插孔的,裡頭是一個鐵舌頭,也有人把它叫做碰碰鎖,門一關一碰舌頭就卡上了。
這倒是更方便了,外頭不用鏈條和掛鎖了,裡頭也不用再上栓了,隻要有鑰匙就能開門的。
進去一瞧,裡頭還真是煥然一新了,屋頂和門窗都已經修補完好了,屋裡也都擺上了桌椅和櫥櫃,都是全新的,散發出一股清香的木頭氣味。
王向東重點關注的是衛生間,正屋西邊的耳房裡已經改建好了,跟四合院家裡一樣,麵積還更大些。
“東家,木頭還剩不少,這間正屋和廂房的屋裡是要做木架床還是盤炕啊?”楊誌信跟著看了正屋後問道。
“肯定得盤炕呀,京城的冬天沒炕怎麼能行,你會盤炕嗎?一並做了吧。”王向東馬上應道。
“老三誌義就是做泥瓦的,東邊耳房的廚房灶台就是他壘的,我看北邊牆角還堆著柴火就讓他壘灶了,正好還能聯通到屋裡的火炕,倒是廂房的炕得另盤。”楊誌信點頭應道,叫來了楊誌義。
“這盤炕還有不同的啊,楊師傅你給說說,讓我也漲漲見識。”王向東好奇的問楊誌義了。
老婆孩子熱炕頭,這是北方的俗語,所以炕是北方人家必備的,火炕之所以叫火炕,就是隻要有火,炕上都是暖和的,無論外頭如何的寒風凜冽、大雪紛飛,一家子關在屋裡呆在炕上都能舒坦的吃飯睡覺打豆豆,豆豆是啥自個想。
正屋的火炕要靠著東邊耳房的廚房,炕口就聯通著灶台,還的略高於灶台的出氣口,灶裡燒著柴火,熱氣就能通過炕口傳到炕壁和炕體,盤繞一圈後煙氣就從設置好的煙囪排出屋外,屋裡的炕沿就不用再開炕口了。
而廂房的炕靠牆的一麵外頭安了煙囪,朝裡頭的炕沿得開炕口,燒柴燒煤就往炕口裡塞了,這炕體裡頭得有講究,沒搞好通道煙霧就會從炕口倒出,那屋裡就遭罪了。
“楊師傅,您就彆往具體裡說了,說多了我也不懂,還是你自己看著辦吧,隻要炕盤得好使就行,還需要多少錢您估算一下。”王向東聽得有些迷糊,還是做個甩手掌櫃為好。
“再有個二百六十多塊錢就能完工了,春節前東家您就可以入住了。”楊誌信早就計算好了。
“好,那就辛苦你們了。”王向東馬上點出三百塊錢交給楊誌信,
“東家,不用這麼多的。”
“沒事,你先拿著,有剩再還給我啊。”
“對了東家,剩下的木頭都堆在倒座房裡,還有十幾麻袋的刨花和鋸末,這些作為起灶引火最是好用了,都給您存著呢。”
“嗯,那太好了,我看看還剩多少木頭,也彆留著了,這四間倒座房裡空蕩蕩的,要不就再做幾張桌椅放裡頭,還有剩的話就做幾副木架床和床板,說不定以後也能派上用場的。”王向東看了看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