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洗三”
後院那邊還有聲音的就是二大爺劉海中家了,已經有時間沒打兒子了,這回飯後忍不住拍了劉光天的腦袋訓起話來。
“你小子是不是好長時間沒打就忘了我說的話嗎?叫你有事沒事多到王科長那邊看看,今天這麼大的事你居然沒參與,氣死我了。”
“我那不是剛吃完飯迷糊一下嘛,哪聽得到前院喊話聲啊。”劉光天也懊惱,這回被張鐵錘和劉大壯搶了風頭了。
“這事不怪老二,當家的,我後天就去恭喜一下王科長跟他媳婦,我就說是二大爺你特意叮囑我來探望的。”二大媽趕緊說道,這話讓劉海中稍微舒服了些。
“媽,咋不明天早上就去啊?這還等到後天,彆人家都先去祝賀了,那咱們不就落後太多啦。”劉光天馬上提出疑問了。
“你懂啥,後天才是新生兒洗三的日子,雖然不知道王科長他家有沒有搞這個習俗,但第三天也該出院回家了,咱們去他家裡探望肯定比去醫院好多啊。”二大媽解釋道。
“媽,啥是洗三啊?”劉光天好奇了。
在老京城人的觀念裡,人這一輩子就這麼三件大事,出生、結婚、死亡。
京城人講究在新生兒出生第三天才能洗澡,目的是為了洗去災禍帶來祝福,所以稱為“洗三”。
在京城人看來,“洗三”是人生經曆的第一件大事,也是全家人的頭等大事,儀式感要強。
“洗三”也叫“三朝洗兒”,在這一天,家裡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會來參加寶寶的沐浴儀式。
這個習俗已經不知道流傳了多久,如今在雍和宮的法輪殿裡,還有一個名叫“魚龍變化盆”的文物,據說這就是當年乾隆皇帝在舉行洗三儀式時用過的澡盆,由此可見,不管是民間還是皇家,都有“洗三”的習俗。
“洗三”的時候,親屬、鄰居都會到場賀喜,來了客人,那必不可少的就要招待了,在京城人看來,凡是重要的日子,基本上就是在兩樣吃食裡挑,一個是餃子,另一個就是麵條。
在“洗三”這天的標準吃食就是“洗三”麵,其實就是打鹵麵,當然了,紅雞蛋是必不可少的。
“洗三”儀式的時間一般都是在午飯後舉行,講究的人家就會搞出好多的步驟,花樣繁多,儀式感特強。
第一步,添盆。主家大人們按照長幼的順序,依次往盆裡舀一小瓢水,再放一些金銀疙瘩、硬幣,也可以放一些喜果,比如紅棗、花生、桂圓、栗子之類的。
第二步,正式開始給寶寶洗澡了。孩子一著水,大多都會嚇一跳,然後哇哇大哭,於是,孩子哭的聲音越大,大人們越高興,這叫“響盆”。
第三步,用艾葉球象征性的給寶寶來個艾灸,然後就是給寶寶梳妝打扮一番了。
第四步,用一顆事先準備好的大蔥,在寶寶的身上打兩下,為什麼用大蔥呢?因為蔥和聰明的聰是諧音,這叫:“一打聰明,二打靈俐。”
第五步,拿著秤砣在寶寶小手的位置比畫兩下,念叨著:“秤砣雖小壓千斤。”這是寓意寶寶長大後有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
第六步,把寶寶放到一個茶盤裡,然後把金銀元寶往寶寶的胳肢窩下一放,說:“左掖金,右掖銀,花不了,賞下人。”寓意著寶寶長大後大富大貴。
第七步,用鏡子往寶寶的屁股上照一照,接著說:“用寶鏡,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淨。”到了這一步,寶寶的任務就算完成了,大人們就可以把寶寶重新包裹起來了。
第八步,把之前供給各位娘娘、炕公炕婆的紙錢、元寶等貢品,拿到院中一起焚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