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賢良寺
“那我就先把咱們京城現存的王府情況做個簡單介紹了。”楊老師從包裡拿出一遝便簽說道。
前朝總共大概建有100多座王府,據徐珂1920年編著的《京城實用指南》記載,當時尚存的王府有74座,到解放初時大約還有60座,到了五九年京城文物工作普查登記時尚有王府55座,保存較好的僅存10幾座了。
從前朝三百多年的滄桑巨變中,京城裡的王府大多已頹敗傾塌或灰飛煙滅了,從鐘鳴鼎食到春消秋敗,昔日的王府大部分都年久失修殘破不堪了,或做醫院,或做學校,或做民居,或做國營單位的辦公用地,從內容到形式上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名稱上,隻有親王和郡王的住宅才可以稱為“王府”,貝勒、貝子的住所隻能稱“府”,高級官員的職位不論有多高,其住所隻能稱“宅”或“第”。
前朝官員由於封爵等級不同,其府邸的建造都是有嚴格規製的。
王府從建築基址、建築規模、建築樣式、建築裝飾,甚至幾步台階,基高幾尺幾寸等等方麵,都有嚴格限製,如果超過規定,朝廷是要嚴厲治罪的,輕則罰俸,重則奪爵。
以前提到的和珅的“和第”就是因為逾製成為他的最大的一條罪狀而被抄家賜死的。
“前朝的王府大都集中在內城,我把目前保存較好的十幾座王府都整理出來了,除去咱們已經勘探過的恭王府,現在我逐一介紹一下,然後咱們再商討要從哪裡入手。”楊老師介紹完後準備念手裡的便簽了。
“楊老師,等等,王府就先彆介紹了,你說到大貪官和珅,我就想起來另外一人,前朝晚期的一個重臣,李某章,都說他是前朝最大的賣國賊,也是最聰明的貪官,這是真的嗎?”
王向東打斷楊老師的話問道,後世經常聽到評論這個李某章的,什麼北洋水師啦甲午戰爭啦,還說他跟和珅有得一比,所以他也很感興趣。
“李某章這個人外界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怎麼說呢,他是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是洋務運動的領袖、建立了前朝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修鐵路搞招商等等,這些確實算是他做出的貢獻吧,但他也代表前朝政府簽訂了《中俄條約》、《馬關條約》、《中法條約》、《辛醜條約》等一係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喪權辱國,說他是賣國賊也是事實。”楊老師點頭說道。
“他真的很貪嗎?傳聞他死後留下四千萬兩白銀的家產給子孫後代,真有其事嗎?”王向東繼續問道,陳主任他們就是要他來搞錢的,所以他關心的當然是財產了。
“他可是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當年民間有句傳言說:宰相合肥天下瘦,你說他貪不貪呀,嗬嗬。”楊老師笑著點頭道。
李某章是皖省合肥人,他在皖省各地都有無數的田產、房產、商行、廠礦,並且在招商局、電報局、礦務局、通商銀行等處都有股分,甚至在滬市都有房產和當鋪銀號,所以他的資產真是難以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