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福海捕魚
王向東就讓趙尚正去把魯老師跟管理處的人找來,他們仔細對那些石料做了核實統計,還給金老爺子做了詳細登記,言說會給與表揚和獎勵,這下才讓一直耷拉著腦袋的金二哥有了笑容。
有了一個好的開端,金老爺子也作為榜樣在各村進行宣傳,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文物回收工作開展得很順利,很快就回收到青石、條石、虎皮石等兩萬多件石質文物,都存放於圓明園北牆邊臨時搭建的倉庫,形成了一排圓明園文物倉庫。
更可喜的是還回收到四十多件類似於皇帝題字的具有珍貴價值的文物,每一件都經過了文物專家的專業修複,另外存放在專門的圓明園珍貴文物保管處供領導來賓參觀。
其中體量最大的是“綺春園清夏齋流杯亭基座和導流石槽”,這件文物原為綺春園寄情鹹暢亭內流杯渠基座,由九石構成,為模仿河溪的蜿蜒曲折,取“曲水流觴”之意境,在石座上鑿出曲折的小水槽。
另一件堪稱珍貴文物的是圓明園“柳浪聞鶯”景觀坊楣,也是石質牌坊上的一部分,坊楣一麵刻乾隆禦題“柳浪聞鶯”四字,另一麵刻乾隆禦筆詩一首,文字兩側皆雕花卉紋飾,這件坊楣是由京城大學捐贈給圓明園管理處的。
回收到的文物大多是石質的,也有不少陶瓷器物,大多是王向東他們從幾個井裡勘探出來的,都是由文物專家把陶瓷碎片進行修複而得的。
如此過去了一個多星期,這天王向東他們來到了圓明園的西邊,看到寬闊平靜的湖麵,都感歎前朝為了建造這個圓明園耗費了多大的人力財力,人工挖出這麼大的麵積來造出一個“福海”。
眼前的這片水域就是圓明園內湖“福海”,楊老師已經給做了介紹。
圓明園就是以“水景園”著稱的,是一座人工創造的大型水景園林,都說聚水而成景、因水而成趣,福海作為全園最大的內湖水域,更成為皇家禦園的水上遊樂中心。
福海是圓明園的主要水域,又稱東湖,前朝的每個皇帝都希望自己能“萬壽無疆”,總是渴望著能長生不死、成佛成仙才好呢!
所以皇家園林曆來喜歡從神話中的仙境裡取材,圓明園造湖也不例外,象征神話中的東海,按照徐福渡海求仙的寓意,因此命名福海。
福海長寬都有五百多米,麵積跟北海差不多,湖岸由十個形狀不同的半島組成,每個島上堆土為山,山上林木茂密,山下奇花異草,在依山臨湖的綠樹鮮花叢中,建起了許多殿宇亭台。
“乾隆還是有自知之明的,福海周邊搞出來的十景都是仿造西湖景色,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名稱,所以連這福海十景的名稱都原樣照搬西湖的,嗬嗬。”楊老師指著湖岸說道。
可惜圓明園被焚毀後,所有的這些景觀也都被破壞了,隻剩下那些殿宇亭台的基座,空蕩蕩的隻有亂石和雜草,還有一聲聲的歎息。
“湖中央還有三座小島,可惜沒有船,要不咱們也能坐船去遊覽一下。”張勇看了看岸邊說道。
“當年洋人闖進來時也是因為沒有船去不了湖中三島,那三島才幸免於難,可惜後來還是被燒毀了,現在上去也沒啥好看的。”楊老師說道。
福海中央有瑤台,同樣取自於神話傳說,東海有三座神山:蓬萊、方丈、瀛洲,都是神仙住的地方,於是皇帝就按此理念在福海中央建造方丈、蓬萊、瀛洲大小三島,島上建築也是仙山樓閣之狀。
由於福海水麵遼闊,長達數丈的龍舟畫舫可在其上縱橫競渡,所以前朝的皇帝都喜歡在此乘船遊覽,每逢良辰佳節都會賜王公大臣到福海泛舟、賞花或釣魚,每年端午還要在此舉行賽龍舟盛會。
到了冬天,福海劃不了船、釣不了魚、更沒有荷花可賞,不過已經凍成了天然冰場,皇帝可以攜後妃們在此乘坐冰船遊樂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