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店的銷售員都穿著工作服,也是白大褂,不過這白大褂可不是醫院裡的白大褂,這是本色白的,還是粗布的,耐磨,因為他們要搬動麻袋布袋,下班時一抖大褂,那絕對是一團白霧的。
王向東探頭往櫃台裡頭看了看,糧店裡的其他雜糧都是用大麻袋或者麵布袋裝著擺放在一排木架上,有小米、黃米、高粱米和各種豆子,因為這些雜糧居民購買的量都不會多,所以也就不用方形大櫃子裝了。
櫃台裡頭沒有看到油桶,京城的糧站、糧店從糧食統購統銷以來,一直是隻賣糧食,不賣油,食用油一直由副食店、供銷社經銷的。
“同誌你是買米還是買麵,糧本和糧票拿給我。”櫃台裡的銷售員抬頭看了他一眼後問道。
咱們國家從五四年開始實行了糧食統購統銷政策,開始在每一個城市或地區統一糧食收購價格,統一糧食銷售價格,解決了各地糧食價格的差異現象,到五六年就開始了走向了國營化的步伐。
於是城鎮戶口的家庭每戶都有一個糧本,每人有固定的糧食定量,到就近固定的糧店購買糧食,實行“憑票驗證、劃片定點”的糧食供應辦法。
從此,京城的老百姓和糧站的關係就十分密切了,糧站的工作人員每個月會到所在片區的街道胡同裡上門為居民發放糧票,居民就憑糧本和糧票到糧店購買糧食了。
“呃,我不買糧食,我找你們主任。”王向東連忙應道。
“找主任啊,從那個門進去右邊第二間,對了,有證件嗎?”銷售員指了指裡頭後問道,這年頭想進任何單位都得查看證件的,就算你是走親訪友也得有證明的。
“有的,您看看。”王向東直接把文件亮了出來。
“哎喲喂,是紅頭文件啊,您幾位還請直接進去找主任吧。”銷售員一看就起身說道。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誒,謝謝您嘞。”王向東點頭朝那邊走去。
營業廳通往辦公室的門邊還立著一杆大的木杆秤,那是用來稱二百斤一包的整袋大米的,一條粗大的麻繩從梁上懸掛下來,是掛這大杆秤用的。
袋裝大米進倉庫和出倉庫都要檢驗是否準斤足兩的,稱的時候兩個人用一根粗木棍抬著,再用一根拇指粗的繩子把麻袋攔腰捆好,秤鉤鉤住捆好的繩子兩人抬起,一人移動秤砣稱重。
這可是個體力活,不過對於整天扛麻袋裝車卸車的糧店銷售員來說,一袋一袋的過秤並不算什麼,不過是日常工作而已。
看來這裡原本就是一個四合院,營業廳的側門進來就是一個院子,右手邊其實就是以前的倒座房,有三個房間,第一間門上寫著值班室,第二間就是主任室了。(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