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搞定了北城區最後兩家糧站,下午就轉到西城區,現在的安排就是上午滅鼠下午勘探,趕早把這兩項任務給完成了。
第一站就來到什刹海旁的恭王府附近,這裡王向東已經很熟悉了,怎麼還來這裡啊?
“王科長,恭王府咱們已經勘探過了,它的邊上還有一座王府,這邊離得近,先勘探這個王府吧。”楊老師指著前方說道。
“那裡可有什麼講究嗎?”王向東問了一嘴,其實在勘探恭王府期間他也對周圍的建築掃描了一番,沒有啥值得挖掘的。
“這個王府叫阿拉善羅王府,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啊。”楊老師開口說道,先來勘探這個王府他其實也是有私心的。
阿拉善王爺府,位於什刹海後海南岸的氈子房胡同,與恭王府東牆僅一路府夾道)之隔,這個府夾道可是很出名的,與《紅樓夢》中榮、寧二府之間“有一小巷界斷不同”的地理位置十分吻合,這引起紅學研究者的無限遐想,但現在府夾道已經消失了,這很讓人頓足捶胸、惋惜不已啊。
在aszq檔案館裡有一件保存完好的皇帝諭旨,是清乾隆帝嘉賜阿拉善和碩特旗第三代親王羅布桑道爾吉在平定新、藏、青的戰亂中建有殊功,冊封其為阿拉善世襲親王,並準於在京城建設府第,於是就有了這座阿拉善羅王府。
王向東三人邊聽著楊老師的介紹邊走進王府,現在的王府已經被十幾家機關單位用作辦公或者宿舍場所了,但保護得還是很好的。
那就必須先參觀一下了,一路進去可以看到阿拉善羅王府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府邸,有房屋二百多間,依中軸線分東西兩部分,還有假山、水池、花廳、遊廊、亭、台等的存在。
作為京城的王爺府邸,其建造自然是用材考究、雕梁畫棟,聽楊老師說一些木料還是遙遠的菲律賓產的珍貴樹木,簷雕與廊畫彩繪都是蒙古人喜愛的牡丹、蝴蝶、飛馬等圖案,華麗而富貴。
看過那麼多的王府,對比之下,可以感受到阿拉善羅王府整體建築錯落有致、高雅不群、自然隨意、富有幽趣。
前麵說了京城的大部分王府因前朝的腐敗而沒落,都沒有逃脫被王府後人廉價出賣或破產的結局,隻有阿拉善羅王府直到解放後也沒有被其後人變賣拆毀,這在京城可是僅此一家啊。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阿拉善羅王府保存基本完好,特彆是東側院落,房舍、遊廊依舊,有些房屋還是當年的木質窗戶,這在京城裡是很難得的,因此,有人將阿拉善羅王府後代評為“最佳王族子孫”。
不僅如此,去年阿拉善羅王的後人還將蒙古王府本的《石頭記》捐獻給國家圖書館,這是孤本啊,妥妥的紅學的珍品。
所以楊老師就想著還能不能從王府裡頭再找出一些跟紅學有關的珍藏出來。(本章完)
(www.101novel.com)